第一百四十二章 细节决定成败(1 / 2)

无形的罪 子非鱼 1508 字 2021-04-08

我拿起手机,果然,钟队的好几个未接来电都没有接听到。但是现在我只觉得头皮发麻,我从我的笔记本里拿出纸条放到我的兜里,这肯定是那个神秘人,他不会留下指纹的。在刑警大队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东西放到我的笔记本了,这是常人能做到的吗?

我猛地一回头,只觉得身后好像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会就要去审讯了,不能让钟队看出我的不寻常。

“小刘,我们办公室是不是有监控录像啊?”我无意地问道,但是没想到,他摇摇头:“前段时间队里下水管道坏了,修的时候把变电箱又给污染了,好不容易恢复供电以后,钟队就说监控还是关了吧,整日开着太费电了。在刑警大队又不会有犯罪。”

这个钟健啊……我在心里暗骂,看来这个人是知道没有监视器,对警察局的事情了解的那么清楚,难道是这的人?

时间不多了,我没有时间再去考虑这个时常煞我风景的神秘人了,马上来到了审讯室。钟队把研究队剩下的两个人都带过来了,听说第三个人今天和戴秋去x大做讲座了,这样最好了。我现在还不想惊动戴秋,我们已经查到凶器的事情。

“怎么来这么晚?”钟队看到我,有些埋怨地说道。

“遇到点情况,人都在里面了?”我避重就轻地说道,他也没追问:“两个分开了,一个在a,一个在b。看上去挺正常的,没有什么有嫌疑的地方。”

我点点头,本来我也不觉得这两个学生会是凶手,但是他们了解许多情况,很有可能让人不注意的事情,就会成为破案的关键。

恍惚间,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神秘人给我留下的那两字,戒指。

罢了,说不定他就是想混淆我的视听,我晃晃头,开始投入审讯。

这个研究队是戴秋的四位研究生学生组成的。平时由戴秋牵头,会研究一些新的科技,再发表个论文带上自己学生的名字,等到毕业的时候顺理成章的进入研究所,这辈子也算是圆满了。戴秋的四个学生中,在我看来有真才实学的没有几个人,都是拿着他的成果做点小型的数据测试,混个研究人员的名声罢了。

第一位被询问的人叫做刘叶梅,女,二十五岁,算是在这个研究队里面的队长。她看上去有些紧张,但是也只是紧张而已,估计是被我打开的录音笔和角落里的摄像机器弄的不自在了,因为凶器已经确定了,所以我和钟队决定使用正确的正规的审讯程序。

“你好,市刑警队审讯。我已经打开了录音开关,现在你说的每一句话,作为公民,都应该保证真实性和可靠性,你能为你以下的回答负责吗?”

我和钟队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就是类似于这样严肃官方的话他来说,作为一个老牌刑警,他身上有那种压制人的气场,我还是太年轻。刘叶梅点点头:“警察同志你们放心!吕小范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们的研究进行的也不是很顺心,我们肯定配合警方尽快抓到凶手。”

我拿出钟队在实验室拿来的取样,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论文上的那种高科技材料,放到刘叶梅的面前:“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她拿起来,仔细看了看,笑了,可能是没想到我们的问题这么简单吧:“这我当然知道了,戴教授的得意研究,可以说是他这一生中最出色的研究了,人工合成和嵌合型新材料,可以投入到医疗、工程、通讯等各种各样的行业中。硬度大,密度小,和人体皮肤无害嵌合。”

看样子,这些应该都是他们平时应该背的东西吧,和方冷说的差不多。我继续问道:“讲讲这是什么时候研究出来的,戴教授具体研究这个的过程。”

刘叶梅可能是没想到我们对这个信息感兴趣,顿了一下,不过还是热心地开始解释:“戴教授在带我们之前有点不错的小发明,小改革。但是都是很简单的一些,但是他一直都在研究这种材料,应该是大约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吧,他的研究成功了,然后发表了一篇期刊论文……”

刘叶梅的话还没说完,钟队打断了她:“那篇期刊论文我们看到了,但是在论文上面写的可是,材料研究正在进行中,没有完全合成啊。”

我看了一眼钟健,他的记忆力居然这样好,我都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警察同志,这个你们就不懂了,我们都是这样写论文的,实验中期的时候说我们进行到了初期,末期了说正在研究中,这样是为我们的研究留后路,万一失败了,不是乌龙了?只有到了出专利以后,才会把成功的消息放出去。”

“那现在戴教授显然已经成功了,你们有放出消息吗?”

“暂时还没有。戴教授在成功了以后,只做出了这一卷的成品,三十五米。但是没几天以后他的未婚妻就出车祸去世了,他无心研究。把成品锁在了柜子里,一年多了,都没有看他研究过。你们这个是在我们研究所拿的吧?全世界只有我们研究所有这三十五米,没有别的地方有的。”

“他的妻子是一年前的时候去世的?”

“是啊,戴教授可伤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