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可疑人物的是一名初中生,而他家就在工地旁边的大楼里,从这家的窗口刚好能够看到工地前门和围墙的全貌。
“你是什么时候见到可疑人物的?见过几次?他的大概特征你能记住吗?”我们向目击者询问道:“你能否确定,他的确从围墙外翻了进去?”
“大概是半个多月以前了,那几天早上他都有翻墙进去,但是那时候光线不太清晰,我看不见他具体什么样子。”目击者说道:“不过大概看起来,应该是个年轻叔叔,留着平头,翻墙的时候身手还挺敏捷。”
难道真的是龙蟠制造的线索?这些特征明显是形容龙蟠,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证据表明,他在半个月前是否来过c市,那时候尸体还未发现,而且天气正好也是晴天。但如果凶手另有其人,那说明此人的确想嫁祸龙蟠,他还刻意寻找了一个与龙蟠长相类似的人来做这件事,只不过我们现在通过目击者的描述肯定无法将那人找出来了。
在寻访了半天之后,还有另外两位目击者也表示在同一时间段内三番五次见到可疑人翻墙,而此人的特征也与龙蟠相符,甚至那人穿的衣服也与龙蟠在案发当晚穿的一样。
就在我们刚刚结束了走访时,陈意涵那边又传来消息,说是在龙蟠的朋友身上并未了解到可疑信息,只不过我们可以排除龙蟠在之后前来c市的嫌疑了。因为那几天龙蟠为了躲避械斗捅人的影响,一直留在c市,而且有监控录像足以证明这一点!
看起来我们的猜测没错,凶手是从头到尾制造了龙蟠杀人的线索,而目前的调查显示,龙蟠绝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除非这家伙会飞!
现在既然确定了凶手不是龙蟠,那么我们赶紧又将视线转移到其他地方,就比如之前的纵火案,这件事必然是凶手自己亲自做的。因为他就算花钱请人假扮龙蟠前去c市藏手机,他也不可能花钱请人纵火,这件事的风险实在太大,一般不会有人接受这种要求。
而且消除监控这件事对凶手来说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他一定是急着要将自己的痕迹抹除,这种事情凶手是不会放心交给其他人的。那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就要放在追查那件纵火案了,一旦出现什么可疑人物,那人可能就是凶手本人。
之前我们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我们还专门分拨的人手对这件事进行调查,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如我们预想的顺利。一来是这件事他处理得相当完善,在纵火现场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值得追查的痕迹,二来则是这件事追查起来本就没什么头绪,小范围的纵火案查起来基本上是没有足够证人证物的,更何况当初这个案子被小区的安保人员当成了线路意外起火,所以他们也只赶紧恢复了监控系统,现场则基本上是被破坏殆尽,我们只能知道这是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人为纵火,其他的信息就完全不知道了。
再加上前段时间我们的案子层层突破很迅速,锁定凶手的时间也很短,基本上在短时间内就将纵火案的调查搁置了。但这也说明凶手十分害怕我们调转重心,所以他不停地在嫁祸龙蟠这件事上面下工夫,也导致他最终制造了多余的假线索,这也就有了之前的破绽。
但现在这个案子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既然凶手怕什么,我们就自然要去调查什么,此时我们组员都有信心,案子必然会在龙蟠初审之前水落石出。
在调查纵火案的卷宗里,我们发现之前队员们的工作方式十分机械,鉴于小区里的监控无法使用,他们忙的也就是调取小区附近街道的监控,然后从监控录像里面寻找有可能携带燃料的人,或者行为诡异的人。虽然在当时他们或许想不到其他什么高效的方式,但这种方法实在是太没水准了,毕竟路上往来车辆众多,谁也不能确保凶手会不会采取什么躲藏手段,而且燃料这种东西往后备箱里一放,几乎是没人能知道的,凶手的车就算开进小区,我们也不知道是其中哪一辆。
不过之前的队员们还算是工作认真,他们还真的在纵火案当晚找出一些所谓的‘可疑’车辆,只不过随着我们后来的工作重心转移,这项工作也就暂时中止了。我大概查阅了之前的工作记录,里面一共标识了五十多辆可疑车辆,二十多个可疑行人,由于进入别墅区的大门一共有两个,而两条经过小区门口的道路岔口都有监控,他们只需要找到那些有可能进入小区里的人或车,然后再其中甄别出可疑人物就好。
在这些可疑记录里,有三条重大嫌疑记录,它们分别是:一辆走走停停的黑色奥迪,一个提着罐装物体的行人,以及一辆白色别克,车主在车里进行过度面部掩饰。
我的疑心停留在了最后一个可以对象身上,因为这人在纵火案案发前两小时就进入了小区,他有可能一直在等待时机。而且他的可疑表现也实在令人产生猜忌,首先,他的面部裹着厚厚的棉纱,头上也有一定黑色帽子,此外他还在夜间戴着墨镜,车里如果不是供暖出现问题,一般人绝不会选择这样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