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算命算己(2 / 2)

仙路问心 娄知县 2004 字 2021-04-16

后者撇撇嘴,的确不服气不行。

这时有个中年男人,一身普通装束,手中却领着两个小板凳,和一杆与两位老人同样的算命幡子,不过上书的字却不太符合这个行当——“请君一听,信与不信各安一半。”

除此之外,中年男人的怀中,还塞着一张金黄锦布,上面有个用墨笔画就的阴阳鱼图。

中年男人来到两处摊子中间,放好凳子,摊开锦布,用几块碎石压住,以免被风吹走,又将幡子插进地面石砖的缝隙当中。

做完这一切,中年男人拍拍手,对着两位同行儿拱手道:“陈老哥,徐老哥,今儿个生意如何?”

陈老二抚须而笑道:“我还行,老样子,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至于老狗今天运道不太行,一大早连个铜子儿都没进账。”

徐姓道人懒得理睬这个开口专扎人心的货色,对着中年男人问道:“小吕,怎么来这么晚?”

中年男人挠挠头,不好意思说道:“起晚了,昨夜在河边呆的时间久了些。”

说着男人还颇为不好意思的指了指三人一侧的柳暮河。

两位老人立马点头,原来如此,同时对男人投去一个暧昧眼神。

干他们这行儿,兜里想要大把大把的银子显然不太现实,泛红楼去不起,光是听艺女弹琴奏乐,一个时辰就得耗去十两银子,两位老人想想都要心疼死。

俗话说的好,龙有龙道,鼠有鼠路,穷人也有自己的消遣场所。

比如每天落日后漂浮在河流上的各色花船,姿色妆容虽然都比不得泛红楼里的普通艺女,更不用谈什么琴棋书画,但好在价格便宜,哪怕是家境普通的百姓每个月的余钱就已经足够在花船待上一晚。

花船当中的女子,大多都是出自贫寒人家,或者是从紫乌国实在活不下去才偷偷过境来到朱雀王朝,无论是哪种,都是走投无路后才做起了皮肉生意的可怜人。

对于这些女子,官府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出岔子,都没谁会去过问这一档子事。

徐老狗突然搓手,笑容玩味道:“吕小哥,感觉咋样?”

姓吕的中年男人砸吧砸吧嘴唇,似乎还在回味,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回道:“感觉还行吧。就是与泛红楼的美颜女子比,还是差了。”

这时就连不怎么在意的陈老二都来了兴趣,“怎么着,你还去过泛红楼?是哪位仙子妹妹这么瞎眼?”

对于老人的挖苦,中年男人毫不在意,敲了敲太阳穴,努力回想一番后说道:“是个二十左右的一位小姑娘,喜欢看仙人故事,长得不错,写得一手好字,可惜”

徐老狗接茬道:“可惜什么?”

中年男人双手一摊,“死了,听说是被县太爷独子给报复致死,也不知死后是个什么模样,听说挺惨的。”

随后,男人叹息一声,“年级轻轻的,命不太好。”

听者纷纷露出惋惜神色,陈老二难得没有阴阳怪气,他道:“县太爷为人正直,颇有儒将之风,若不是早些年后背受伤严重,估计现在怎么着也是个六品武将,也不用来我们这边陲小镇,当个芝麻绿豆大的县令,如此虎将怎么就生了个犬子,听说还进了予荓书院,这般品行,圣贤道理都被喂进狗肚子了。”

一旁的徐老狗头一次与陈姓老人站在同一战线,点头附和道:“就是就是。”

中年男人相貌平平,并无任何出奇之处,坐在小板凳上,手中开始摆弄一只玲珑小匣子,左右手反复捯饬,还是找不到窍门所在。

这是,男人视线无意间瞥见一只脚踏上石桥的少年,眼睛一亮,对着少年招手喊道:“这位小哥儿,要不要看个相?不准不要钱,命理姻缘福缘都行,价格不贵,三枚铜钱,如何?”

李平泩刚刚走上石桥,突然被人喊着,他转头看去,中年男子正一脸高深莫测的对自己笑着言语。

少年摇头拒绝,继续前行。这类说词,李平泩这一路可没少听到,无非就是胡诌,东拉西扯,把人绕晕之后,才开始索取钱财。

况且,少年从小就对这算命推衍一道十分抵触,倒不是说不好,而是少年心中那个最大的秘密必须要隐藏,万一真被大修士寻着蛛丝马迹推衍得出真相,那因果如何,连少年自己都不清楚。

不过看之前山神庙当中,枯瘦汉子杨仄的一席话,少年有过个大致猜想,就是这猜想的结局往往不会太好。

看着一只肥羊即将从眼前溜走,中年男子一咬牙,焦急说道:“你从下父母双亡,有个亲哥哥对也不对?”

李平泩抬起的脚顿时僵在半空,看向男人的眼神充满不解。

见此情景,中年男人长舒口气,对着少年招手道:“走过路过莫要错过。”

李平泩犹豫片刻,还是走下石桥,来到男人摊前停步。

陈老二与徐老狗,一起投来视线。

他们倒是要看看这个要模样没模样,要招牌没招牌同行儿是如何开张的。

中年男人故作高深道:“这位小公子是看什么?”

李平泩笑了笑,掏出一锭银子——足足五十两。

两位老人看向银子的眼神瞬间发直,同时在心中捶胸顿足,懊悔不已。

早知道对方是个巨肥无比的羔羊,这生意怎么着也要抢上一抢。

随后,在两位老人瞠目结舌的注视下,李平泩扔下银子问道:“敢问仙长名讳?”

中年男子拿起银子在手中抛了抛,揣入袖中,回道:“吕桑槐,小人物,不值一提。”

少年点点头,“我记住了。”

然后转身就走,连头都不回。

徐老狗眨了眨眼睛,抖了抖身上的黄紫道袍出声道:“看小公子气态不凡,可是出声官宦之家?”

李平泩摆了摆手,就此远去。

一旁的陈老二哈哈大笑。

名为吕桑槐的中年男人不置可否,与两位老人告别一声,直接收摊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