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开放渔业市场,捕鱼前期林时恭并不征税,只是让渔民提供一部分的鱼苗,再将鱼苗投入池塘里进行下塘养殖,鱼苗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也能给农作物提供肥料供应,一个月下来,整个农渔双丰计划的雏形已经形成,农业与渔业的产量也有了效果,甚至出乎了林时恭的意料。
被任命为县官主簿的于友道查看了账本之后,便给林时恭汇报,一个月来的农渔产量已经足够县里百姓供用大半年的了,可以不必再继续生产了,但林时恭并不这么认为,他既然身为蓬莱知县,就要让蓬莱百姓的生活更美好,解决了温饱,还要给百姓更加舒适的生活质量。
庄明毅与于友道都对林时恭这种想法感到很吃惊,蓬莱县并不像南直隶或北直隶那般富有,为何一定要顾及百姓的生活质量?
在明朝末年,吃好喝好就已经很满足了,还能怎么美好?难道除了温饱之外,舒适的生活质量,还有上限吗?
林时恭也不顾庄明毅与于友道的疑惑,连日问候蓬莱的渔民,向他们提议将鱼卖给官府,换取钱财,渔民二话不说答应了,但他们不是贪财,而是对林时恭抱着感恩,毕竟林时恭提出的农渔双丰的计划,掷地有声,切切实实地让他们全家都吃上了饱饭。
林时恭让数十个衙役将渔夫们售出的鱼以及粮米运上船,经由西马河,运往文登县,开放农渔市场,进行售卖。
文登县农业本来粮收不成,听闻有一船粮食来了,文登县民兴奋得不得了,天一亮,便前来大肆购买。
文登县知县周育扬为此感到很纳闷,今年收成不善,怎么蓬莱那边还能运来这么多粮食?难道是劣次品?
可周育扬的这个猜测在第二天就消散了,原因是,文登县百姓都对蓬莱运来的粮食称赞不已,尤其是鱼,肥美可口,刺少肉多,不少文人还因此写诗称赞蓬莱的渔产,这就让周育扬更是纳闷了。
山东刚刚经历了一场饥灾粮荒,怎么蓬莱那边,还有粮食和鱼鲜出售?
颇感困惑的周育扬便以拜访为名,到蓬莱县进行考察,当他看到农渔双丰的计划产业带,顿时惊得下巴都掉了。
周育扬这才知道,他低估了林时恭,低估了这个十七岁就上任蓬莱知县的少年郎。
能想出这个农渔双丰的计划的人,绝对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周育扬顿时对林时恭改变了看法,跟林时恭交流了起来,顺便取取经,以改善文登县的粮荒状况。
“文登县不近海,渔业弄不成。”林时恭思虑了一会,便说道,“至于农业,你那边土壤以及环境如何?”
“实不相瞒,林大人,文登县的农业一片荒芜,现在百姓的温饱,靠的全是部分豪绅的产粮,粮价高不说,颗粒还很小,若是豪绅家族断供,估计文登县又会迎来一场粮荒。”
林时恭想了想说,“周大人,你县里,男丁多吗?”
“多是多,不过更愁啊,男丁太多,吃不饱饭,也没有作用啊。况且这么多男丁没有用武之地,违法之人多如牛毛,为解决此事,我也是很为难啊。”
林时恭闻言便是唇角一勾,“那你有没有想过,让男丁们有事可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