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首先,他们要在当地的足球俱乐部少年业余学校培训,然后,经过经过重重考核和初选。再由国家足球学院到全国各地组织两轮选拔,从2000名成绩优异的孩子中挑选出45名到50名候选者,还要对他们组织为期3天的短期试训,这样,最终确定入选者。”
“这与选拔飞行员差不多吧。”
“应该说,是如同挑选航天员似的。法国足协和职业足球俱乐部联盟负责承担这些学生受训期间的生活、学习、训练等一切费用。”
院长接着说:“13岁至16岁这个年龄段,是足球运动员成长的‘黄金期’。在这期间,小球员的学习能力最强,技战术掌握得最快,法国足协决定抓住这一黄金时期更好地培养后备人才,造就一批又一批的球星。”
“在足球学院孩子们需要学习多长时间?”
“需要培训两年。一般只在每天下午进行两个钟头左右的足球专业学习,比如,控球、传球技巧、战术原则、体能锻炼、集体意识、团队精神等。大部分时间是在镇上的普通中学里学习各类文化知识。”
国家足球队的驻地也在克莱方丹镇,离国家足球学院不远,普拉蒂尼和队友们经常来这里指导小学员的战技术训练,跟孩子们很熟悉。
见到了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普拉蒂尼,一群孩子走到他跟前,签名合影。
普拉蒂尼拍着一个13岁的小孩肩膀说:“你们对这里的生活还习惯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
“起初有些想念父母,过了不久就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像您一样成为球星,当上法国国家队的成员。”
听到孩子们的豪言壮语,我在一旁不由得有所感叹。
我的伯伯从小生活在中国中部的城市里,他经常说,在他的少年时代就读的学校里没有足球场,也见不到足球的影子。不过,每逢周末,去操场旁边的体育器材室,凭佩戴在胸前的学校徽章抵押,签名领取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跟同学们高高兴兴地玩一天,可真是莫大的享受啊,甚至有时不回家吃午饭哩!
那是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部分城市里很普遍的校园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