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胤祚,马车很快就停在了宫门外,他是很轻松的就进了宫了,因为之前住的还不错,浑身上下也收拾的挺干净的,所以啊,他这会儿回来,第一时间就去给康熙请安去了。
对了,还特特叫李全福带上他准备好的特产来的。他可是跟他皇阿玛打过包票的,只要他皇阿玛爱吃,那他就一直给他皇阿玛准备。
虽然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都是他一片心意不是。
康熙这边知道胤祚回来了,当即就是龙颜大悦啊。这一点,正和康熙在一处的大臣们,那真是看的太清晰了,就还有点儿不可思议呢。
这算什么啊,就是太子殿下来,都不见皇上这么高兴过呢,这一点,还真就是六阿哥的独一份啊。
当然了,他们知道六阿哥得宠,但也都没把六阿哥当作一个可以投注的人选,谁叫他不止没有成婚,身边连个通房都没有,甚至还曾被皇上评价过不稳重呢。
所以啊,即便他六阿哥是皇上宠着的儿子,也不妨碍他们纷纷站队大阿哥或者太子。
如今朝野上下,也就这俩党派之争,其他的,根本就不显眼啊,或者说是还没成气候。
如果某些人后来居上,那他们也不介意改投他人,都是冲着从龙之功来的,也真不必觉得不好意思。
要不是为了这一份功劳,他们还不如安安生生的做他们的臣子的。就这么说吧。站队错了,下场真是没忠于皇上的大臣结果好,但只忠于皇上,可能最后是不被清算,但来日也不见得就能快速被重用啊,蹉跎个个把年头的,什么都黄了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朝臣都会被裹挟进这个夺嫡之中去了。
没办法,这么着是最快出头的路子啊。哪个不想青云直上,是为朝廷重臣啊。
对于这些个纷争,胤祚根本就不带管的,反正他也不需要看这些个大臣的眼色行事,他只要哄好皇阿玛,紧跟他家四哥的步伐就成了!
不能他帮不上忙,还要给他四哥拖后腿的。
“皇阿玛!儿子可想您想的紧呢!”胤祚快走几步,反正就是一副小儿姿态,这个可多久不曾见过了。
要知道,这时候你十三四,可能在别人眼中就是个大人了,更别说胤祚都十八了。
可偏偏,他这么表达,却不惹人生厌,就是康熙瞧了,都觉得他胤祚赤子之心呢。
反正就是这个儿子出去干活这么多年,也没有被污染啊。
康熙笑呵呵地扫了眼其他面含诧异之色的大臣们,说胤祚呢,“好好说话,这般成什么样子……”
虽然听着像是在斥责胤祚,但实则就是做给其他大臣们看的。这么亲近的说话,谁也不会觉得皇上是真不高兴了,觉得六阿哥有失体面啊,这也叫他们对六阿哥的得宠更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啊。
其实这些个大臣们,可真是忽略太多东西了,就说胤祚这些年弄出来的贡献,就这一点,只怕他不出来造反,那他一辈子都会被康熙宠着啊。
或许是康熙没有大力宣扬胤祚的功劳吧,反正这一点,真就被很多人给忽略了。他们觉得皇上宠着六阿哥,是因为六阿哥讨喜,那可真是错了。
可以说,胤祚支持谁,某一定程度上就不会叫康熙慎重考虑吗?
当然,前提是康熙有废了太子的心思时,这一切就成了康熙会重视起来的点了。
现在嘛,太子虽然叫康熙有些不满,但还真是没有到了非得废掉他的时候。
就是朝堂上为什么胤禔能够对抗太子啊,这一切,还不是康熙造成的,朝堂,从来不是谁压倒谁的一个地方,而是平衡!
他不能叫太子势力过于膨胀,那胤禔就是一个好的遏制太子的人选。
之前胤禔那边势力过大,他直接找理由把明珠给打下去,太子这边起来了,就给他换一茬宫人,表达自己对太子的失望。
总之,这就要一直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才行。
不过现在嘛,可不是说这些个的时候,胤祚蹭地一下站的直溜溜的,“皇阿玛,儿子给您带了特产回来,都让梁公公收起来了,您回头可别忘了吃……”
康熙点了点头,“朕知道了,这一路上回来累不累?顺利不顺利……”
别说,大臣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皇上啊,就说吧,这真不是他们能见的,这么和蔼可亲,关心儿子的阿玛,放普通人家,好像挺正常的,可放到这里,怎么瞧着就那么别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