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颠倒乾坤(2 / 2)

到了高曳身旁,对着高曳低声道:快去汇报太后,殷申义没有入宫。

高曳不敢耽误,将手下的人交给了卫廷之指挥,然后自己朝南宫而去。

宫外的殷府,殷申义下了马车,一边往府里走,一边催促身边的护卫:赶紧,分一部分人混进宫中去找皇贵妃打探消息,另一部分人去找大皇子,快去,耽搁不得。

吩咐完的殷申义进了府邸之后,嘱咐人赶紧将府门关好。

殷申义是个老奸巨猾的人,在宫门口看见那么多生面孔的时候,他心里就觉得哪里不对了。

再看各位大臣们进去之后,宫门口加上去的一层一层的护卫,分明就是在防止大臣们再出宫,殷申义更加坚定自己心里的看法,肯定是出了什么事,然后连马车都没有下,直接让车夫掉头走了。

此时的殷申义坐在自家的前厅之中,心中思索着到底能发生什么大事。

立太子?

此事耽搁了许久,大臣们巴不得早日将此时落实下来,陛下不至于因为立太子的事,就要将大臣们关在宫中。

除非最后的结果会让大臣们愤愤不平,需要逼迫大臣们同意?

那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所立何人?

亦或是

殷申义腾的一声站了起来,手边的茶杯被袖子拂掉在了地上,他都没有任何反应。

还有一种情况。

宫人无人主持大局,防止动乱。

若是宫中无人主持大局,那便是

殷申义朝前厅上位挂着的天顺帝曾经赏赐的牌匾看过去,强制自己冷静下来。

来人!思索了一会儿的殷申义对着外面大喊。

府内的小厮慌忙赶来:老爷有何吩咐?

让府里的人全部出去找大皇子,谁先找到大皇子,本老爷重重的赏!快去!

小厮领了吩咐,赶紧下去招呼下人们。

吩咐完之后,殷申义想了想,还是一脸匆忙的出了门。

他得去找帮手。

希望还来得及。

必须要来得及。

此时的王宫内。

偏僻的南宫宫门处,卫恒带着南宫准从南宫内走了出来,跟在恭敬的拿着圣旨的宫人身后。

南宫准扭头看着卫恒,还在小声的确定:待我登上了皇位,依依她当真会嫁给我?

卫恒没答话。

是不是真的?南宫准看着卫恒,就是要卫恒回答。

卫恒的神情平静:你按照你皇祖母告诉你的来做,都结束之后,你就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南宫准收回目光,一脸满足。

那可说好了。

卫恒带着南宫准来到了大殿前众位大臣们候着的地方。

宫人拿着圣旨上前,南宫准一脸正色的跟着上前。

陛下遗诏在此,诸位大臣接旨。

站在阳光下等来哦半天的大臣们听到声音,纷纷抬头朝说话的宫人看过去。

宫人摊开圣旨,日光照在金线织绣的明黄色圣旨上,将圣旨包裹得如一件圣物在发着光。

陛下有旨。

众位大臣不管是乐意还是不乐意,在听到宫人的这句话,都跪了下来。

站在不远处的卫廷之也跪了下来。

朕深知诸位大臣关切朝事之心切,也知爱卿们都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好臣子,过往是朕糊涂,步步走入荒废国事之歧途,至死才知朕之罪孽深重,诸位大臣劝说之太子之事,也是朕糊涂,迟迟未定,辜负了诸位爱卿之心意,也辜负了朕之长子之心意。

朕宣布,朕之皇位由朕之长子南宫准接替,望诸爱卿能不计前嫌,辅佐朝政,辅佑幼主,延续社稷,匡扶朝政。

宫人的声音里落地,下面的大臣们寂静无声。

谨遵陛下旨意!不远处卫廷之洪亮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寂静。

众位大臣回头朝卫廷之看过去,然后又收回目光朝宫人身旁站着的南宫准看了一眼。

谨遵陛下旨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与大殿前的喧闹相比,偏于王宫一隅的南宫寂静安好。

高曳站在树下,和坐在树下细致的洗着花瓣的皇太后汇报殷申义未在宫中一事。

让你手下的人堵住王宫的各个入口,不要让他带人冲了进来。

高曳:他光杆一人,谁有胆子带人帮他往王宫里冲?

皇太后:王宫看守宫门的禁军、云阳城的护卫军、云阳周边的调防军只要条件能谈拢,什么人都能找来当帮手。

听到这话,高曳也觉得问题严重了起来。

就在这时,守在王宫门口的护卫找了过来。

将军,北门有人冲门!需要将军镇守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