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杜良的小见解(2 / 2)

三界衙门 佐愁 1032 字 2020-03-31

当然了,杜良也不是仇权的心理,在他的主张下,重新调整了官员们的俸禄,而且根据各官职大小,设立了不同的特权。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定程度的减少了官员贪污行贿,中饱私囊的心理。

毕竟他们也是人,也有一家老小需要养活,如果俸禄太低的话,反而是逼着他们贪污。

而当俸禄足够高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和家人衣食无忧,那么还有什么好贪的呢?

当然了,这指的是那些好官,或者说是没有私心的官员。

如果本就是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人,再高的俸禄也是无用。

而且为了减少贪官污吏的出现,杜良将目光看向了源头。

何谓源头,当然是还没有做官的百姓。

杜良毕竟是两世为人。

他在上一世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

那就是百姓和官员之间的‘爱恨纠葛’。

百姓们最喜欢骂的群体便是官员,为何呢?

因为在他们眼中,官员都是中饱私囊,欺压百姓,在其职而不谋其位的主,深遭百姓们的唾弃。

当然了,有那么一部分官员,也确实是那么做的。

如此来看的话,百姓们应该是属于弱势群体,是可怜的一方。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谁都不要忘了,官员的前身也是百姓,为什么一个弱势群体的人,成为官员后,立马走向人人可唾弃的对立面呢。

因为在百姓们的心中,做官便是代表着升官发财,他们打破了头颅往官场里钻,其目的并不是为百姓请命,而是为了做官后的种种好处。

这个出发点就已经是错误的了,后面的路又怎么可能走正呢?

说的简单一点,那就是一群人为了升官发财而向上爬。

爬上去的人,开始为了自己的发财梦开始鱼肉百姓。

而没爬上去的人,便只好一边咒骂,一边被‘鱼肉’,然后再绞尽脑汁的往上爬。

而且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那就是关于官员受贿的事。

官员之贿来自于何处?

大多数是百姓,如果无人行贿,又何来受贿一说?

所以就会经常出现这样一幕。

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托人找关系,这已经在百姓之间形成了风气,也正是他们助长了官员的贪污之气。

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样的风气盛行起来。

杜良将目光看向了学堂。

他要在那些悻悻学子身上重新梳理正确的‘价值观’,将德行作为学生毕业考核的重要项目。

让想学医术的人,其初心是为了纯粹的治病救人;

让想当官的人,其初心是为了纯粹的治理国家,为百姓做事:

让想教书之人,其初心是为了纯粹的教书育人;

……

杜良也知道这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但他原意尝试一下,万一……见鬼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