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八点二十五分。
距离发布通缉令,已过去了十来个小时。
建设路派出所,迎来了位相当特殊的客人。
他叫赵义淼,自称是来自首的。
当这件事儿传到祁烙和华钰两人耳朵里的时候,他俩都有些纳闷、震惊。
通缉令会给犯罪嫌疑人施加极大的心理压力,这是刑侦常识,也是多数情况下发布通缉令的重要原因之一。
毕竟,虽然有高手在民间的说法,但要知道,绝大多数普通群众,也几乎不具备任何的刑侦技巧,没有半点调查本领。
何况因为脸盲症的普遍存在,而能逃脱法网,到需要发布通缉令的嫌疑人多多少少也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技巧,有些乔装意识。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即使看了通缉令的照片,但过后不久估计就忘记了,即使见到嫌疑人,也不一定能认得出来。
虽说,也有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概率,但终究太小太小,因此虽然通缉令都有悬赏,而且悬赏金额蛮高,但多数情况下,警方都并不指望能从民间获得什么突破性的线索,发现嫌疑人的踪迹。
事实上,绝大多数通缉令发布后,嫌疑人落网,都来自于三个渠道:
一个是公安单位在工作aashaash比如巡查aashaash过程中,发信啊了嫌疑人的踪迹,从而将之擒拿抓获。
另一个,则是来自于某些专职线人提供的线索。
所谓线人,以向警方提供真实有效的线索而获取酬谢奖金为主要或重要收入来源的一类人,他们多是隐藏在民间的高手,拥有一定的侦查或侦察本领,目光锐利如鹰,又贴合群众,混迹在社会当中,往往能发现不少有价值线索。
最后一个,则是被通缉的嫌疑人不堪压力而自首。
毕竟,发布通缉令之后,群众能否认出嫌疑人是一回事儿,嫌疑人自个儿的感受又是另一回事儿。
他们不大可能长期、永久的蜗居在一处,只要出门,面对路上形形色色的行人,心里头自然是慌张的没边的。甚至,他人目光稍稍在自己身上停留一瞬间,都会自我怀疑是否乔装的不到位被认出来了。
短时间内还好,如此长时间的庞大压力,会导致相当严重的心理焦虑乃至崩溃,最终不堪重负而自首。
这类因不堪压力而自首的嫌疑人,在通缉犯中并不占少数。
但祁烙和华钰依旧诧异非常。
毕竟,这么个敢于大规模投毒的嫌疑人,按理说,心理素质不会那么差才对,就算要自首,估摸着也得等很长一段时间,压力彻底把他给压垮了,才会来派出所投案。
更何况,这个赵义淼,还疑似具备暴富社会的动机。而拥有这类动机的凶徒、狂徒,大多数心中都已经抱有同归于尽或玉石俱焚之类的想法了,哪怕霍出这条命,也得搞风搞雨,干一桩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