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疑点(1 / 2)

或许,投毒者也没料到这点吧。但如果他们的目标就是医院食堂的话,动机应该就是报复了。至于为什么要报复,原因不少。医院嘛,生死攸关的地方。

华钰轻轻点头,说:倒也是呢,知道亚硝酸盐有剧毒的人,恐怕不少,但估计也就仅限于此了,可能认为,既然是剧毒,那沾了就会中毒,却并不清楚,所谓的毒,是和剂量息息相关的。

毒理学里有句话,抛开剂量,不谈毒性。按照现代毒理学理论,任何东西,包括咱们每天喝的水,吃的米饭,都是有毒的,只不过摄入量远远没达到毒性显现的量而已。

而衡量毒性的重要标准,叫做半数致死量,这个量越小,便说明该物质毒性越强。就拿亚硝酸盐来说,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剧毒物,一点点即可导致机体中毒,几克就能致死,但要达不到这个量,甚至可能连中毒反应都没有。

祁烙耸肩:这玩意儿我知道的都不太清楚,更别说普通人了。所以说,就算投毒者多少知道点毒理学常识,知道中毒反应和剂量有关,但估摸着也不会了解的太过详细。

他们或许认为,十公斤的亚硝酸盐,足够毒死不少人了,这么巨大的剂量,哪怕就在医院里中毒,恐怕也未必救得回来,却忽略了,怎么摄入足够致死的量的亚硝酸盐,也是个问题。

是啊。华钰说:基本上,误当做食盐来使用的情况下,一顿饭的量的确够中毒剂量了,但要致死,还略略欠缺了些,除非没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但医院食堂可就在医院里呢

也不好说。祁烙摇头道:县医院的规模有限,能够同时救助的中毒者并不多,要大面积中毒的话,真未必能把每一人都妥善的抢救过来。

说着,他又摆摆手:总之,先别想那么多了,到了地儿再说吧。还不确定他们的目标到底是不是医院食堂呢。

也是。

二十分钟后,警车到达县医院停车场。

祁烙和华钰两人下车后,立马直奔食堂。

远远地,便瞅见食堂外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不少病人家属乃至记者都围在外头,想问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

记者就不多说了,他们想取得第一手资料,很正常。而对于病人家属而言,食堂出了问题,他们首当其冲,若非发现的早,他们可能就已经吃下含有剧毒物质的食物了,自然想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并讨一个说法。

好在,由于是警方认真负责,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食物中的问题,才让他们免去中毒的风险的,因此,现场情况不算太过混乱,大家伙儿的情绪也都还比较克制、平稳,愿意配合警方。

甚至,祁烙和华钰到达的时候,才刚一出声,他们便主动自觉的往两边退散,让开一条路来。

虽然脸色异常严肃,但看到这一幕,祁烙和华钰内心还是有些感慨的。不知多长时间,他们没感受过成片成片的群众的感激,以及看到在这种情绪下引导的自发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