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1 / 2)

青雀歌 春温一笑 1662 字 2021-03-20

不少进过宫、见过青雀的贵妇都满怀感概,“多有灵气的孩子呀,长的可真好看!可惜,天生的不能回邓家,她偏孺慕曾祖母,硬要回那么一趟,送了自己小命。唉,也算是孝女了。”

“可不是么,本朝若有孝女传,邓大小姐该榜上有名。”

美丽、灵秀、孝顺的邓大小姐,早夭的邓大小姐,被贵妇们唏嘘过好一段时日。

初冬,一场大雪无声无息的到来了。白雪在空中纷纷扬扬,漫天飞舞,鹅毛般的雪片不停飘落,飘在繁华的京城,也飘在寂寞的山川,到处银装素裹。

邓家别院也是白雪皑皑,粉妆玉砌,宛如一座水晶宫。曾经的鲜血,曾经的挣扎,都已成了过去。雪无声的下着,不断落到地面,越来越厚,把什么都掩盖了。

成化十七年冬,京师,南宁长公主府。

南宁长公主是先帝之女,和当今皇帝同父,身份备极尊贵。她的俸禄和亲王相等,府邸也是诸公主府中最精致讲究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柱,气宇恢宏。

十一月初三是南宁长公主四十大寿,她是皇帝的亲姐姐,谁敢怠慢?早在十月初送礼者便络绎不绝,驸马公主郡主王妃、公侯伯、官员等陆陆续续送来隆重的贺礼。到了正日子这天,更是贺客云集,热闹非凡。

能进到南宁长公主府,被奉为座上宾客的,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勋贵大臣,要么是她夫家安陆侯府的至

交好友。身份地位差上那么一点半点的,根本进不去南宁长公主府。

外院大花厅里,南宁长公主的夫婿、安陆侯、驸马吴温亲自把一位贺客请了进来,让到上席。何许人也?吴侯爷如此看重?在座的勋戚们情不自禁看向来人。

他约莫有三十出头的年纪,身穿大红官服,官服上绣着凌厉跃起的金钱豹,颜色鲜艳,线条优美。他本人则是体形矫健挺拔,眼神坚定,面目如刀削斧凿一般,硬朗坚毅。

这人,是名三品武官;这人,久经沙场,打过不少硬仗。在座不拘是什么身份,眼光见识都不坏,一眼望过去,已是心中了然。

不过,一名三品武官在安陆侯眼中又算得什么呢,何必如此礼遇?安陆侯府本就是开国勋贵,根深叶茂,又娶了南宁长公主这位好媳妇,更是如虎添冀。安陆侯吴温,眼界向来高的很。

这人来的晚,还被安陆侯亲自殷勤周到的请进来,看样子来头不小。

这名武官才入席,太子、四皇子、五皇子等来为姑母拜寿,安陆侯匆匆迎了出去。

和这名武官同席的大多是外戚,素来嚣张,笑着请教他的名号。他客气的拱手,声音平平无波,“在下,三千营指挥使,祁震。”

祁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祁震!不少人的目光热烈投向他。

祁震,这可是半年来京师人士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拘老少贤愚,个个津津乐道

的传奇人物。

今年夏天,蒙古的阿答可汗入侵宣府、大同。大同总兵余明纪、宣府总兵沈复坚守不出,阿答可汗率军进攻古北口,妄图经由古北口越过长城,直逼京师。

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和蒙古进入中原的咽喉,有“京师锁钥”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古北口的铁门关,仅容一车一骑通过,地势险要。这样的雄关隘口,在蒙古人大举入侵之时,守将竟然贪生怕死、弃关逃走!祁震当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百户,却敢拼敢打,带着所属一百多名士兵、总旗,浴血奋战,死守古北口。

蒙古上万精兵,费了两天两夜的功夫,也没有攻破一百多名天朝兵士守卫的铁门关。

第三天,蓟州卫指挥使丁泉带着大批援兵到来,蒙古骑兵眼看攻取无望,引恨撤兵。

祁震所属兵士阵亡十五人,活着的,也是多处受伤、筋疲力尽。祁震本人身受箭伤、刀伤无数,成了一个血人。

蓟州卫指挥使丁泉是名老将了,生平不知经历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战役,不知见过多少杀戮、伤亡、鲜血,早已心硬如铁。可是那天,在蜿蜒曲折、起伏跌宕的古北口长城上,见到血人一般依旧坚强屹立的祁震,却是潸然泪下。“长城,这才是天朝真正的万里长城!”丁指挥使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