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年有些惊诧,他知道父亲手中的那柄剑不值多少钱,而薛员外可是当地的大户,此时也未必就能大发善心给你换米。
不过其父还是让张汝年捧着剑陪自己出了门,两人在关好家门后,便沿着街衢走着。
而张汝年在路上依然有不解之处,便对着父亲说道:这剑是咱们家祖传之物,如此轻易予人,以后可就赎不回来了。
父亲先没有吭声,而后朝着张汝年道:这剑有它自己的命途,身为宝剑,岂能不斩尽虏寇,成就一时威名。在我的手里只是浪费罢了。
张汝年看着父亲舞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能做出这样的选择,父亲也是下了狠心的。
不过他对父亲的那番话倒是深有感触,剑锋所指,必当要屠戮敌寇,血洗战袍。
其实父亲也是想在战场上立功的,投身军旅也一直是他的初心,不过碍于年纪大了,还有家中的一些薄田,一直没有机会实现夙愿,甚是可叹。
而其父希望张汝年能立一番功业,即使不在军旅上,在其他方面也好。
不过张汝年从小就喜欢看其父舞剑,所以其父感觉此子倒有些将军气概。大宋虽然重文轻武,可依然有不少的武将享誉一时。
而且说起来,连大宋开国皇帝都是武将出身,在乱世中一步步走上禁军首脑的职务。而其父只是希望张汝年能当个禆将,或者军校罢了,只要在沙场上多多斩杀敌人,也就遂了他的心愿。
张汝年对于父亲的心愿其实也有些了解,而他自己也有这样的愿望,一直没有明说罢了。现在张汝年尚觉自己韬略不足,所以他自己准备先读些书,以待时机。
如今他借了几本兵书,还有些内容是讲韬略奇谋的,如官修的《武经七书》等类书籍。
当父亲那句话说罢,沉默了许久的张汝年又想着说道:薛员外家财万贯,珍宝满室,拿如今的形势来看,恐不会给我们换粮食。
父亲瞪了张汝年一眼,而后道:你还是不知其中的关系,当日我也帮过薛员外一个忙,却没有求取什么。此番找他也是看在上次的事情上。
张汝年正想着父亲所说的此事,而父亲又道:上次薛员外家中遇险,歹人翻进府中抢掠财物,我经过门口,正好将跑出府去的歹人擒住,而事后也并没有索取什么。你说依照薛员外的脾气如今会不给我少许的恩惠吗?
父亲的话的确有些道理,只要是将此事前后细细说来,薛员外怎么也会有所表示。
当日之恩,依照薛员外的脾气指不定会将这粮食拱手奉上,还可能会招待张汝年与其父饱食一顿。
总之张汝年的父亲此时是信心倍增,脚步轻快地走向薛员外的府邸,而后走了不远便看见一幢楼阁映入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