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党锢(1 / 2)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自光武帝再兴大汉以来,汝南袁氏乘风而起,至袁成一代已然四世三公,故吏遍布天下。

天下顶级世家有二,虎牢关西有弘农杨氏,虎牢关东有汝南袁氏。

袁成是安国亭侯世子,未来的袁家家主,他挂印辞官必然有一番因由。

可不管是什么因由,随着袁成入住乡寺坞堡避雨,阳关镇的各家只能趴在地上,静静等这尊大神离去。

董卓在赤亭县当三年县尉,自然认识一茬赤亭县优秀少年,算年龄这批少年入伍服役时也大多在董卓手下。董卓在赤亭县有一批如同李信这样的学生、故吏,这就是董卓的人脉力量。

李信为保护母亲而断后杀贼,竭力击斩五骑,这孝行、战绩拿到东都去,也是响当当的。

董卓大感脸上有光,连连向袁成夸赞李信。

自己曾经教育过的少年,也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退伍青年,为保护母亲而舍命杀贼,这说明什么?

说明自己慧眼识人,说明自己会教育人,能选拔英才,能培养人才。

杀贼的本事、胆量暂且不去深究,再追究也是自己董某人训练出来的。

关键是孝行!

正是自己言传身教,让李信有了耳读目染的熏陶,这才为孝行舍命杀贼!

能作为榜样熏陶李信,那自己也是有孝行的,一个孝行深厚的人,那自然是友爱同僚,尊敬上司的人。

就算做坏事,也坏不到哪里去。

夸李信,就是夸自己!

原主李信本就是克制、收敛的性格,不张扬惹事,也乐意花钱,在同僚中风评颇高,也得董卓器重,也仅仅是器重而已。

原主李信无劣迹、黑点,那现在就是最大的优点!

董卓不留余力介绍李信,袁成自然大感兴趣,与他的两个弟弟不同,袁成魁梧雄健有英武之气,武将气度盖过儒雅。

不止是袁成,与董卓一样辞官的郡司马周慎也是好奇,一同探望李信。

他们来时,李信盖着董卓给予的熊裘大氅侧躺在床榻,手里抓一册汉乐府刊印的半旧诗歌乐谱研读,不时轻哼研究音律变动。

在这个没有电视、手机、广播喇叭的时代,志趣稍稍高洁一些的人都会研究音乐以自娱。

哪怕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也能站在山头对两句山歌,调戏调戏大姑娘小媳妇,或骂骂官吏,或倾诉宣泄感情。

李信翻阅乐谱消遣时间,越发觉得是手机电视毁了自己学习音乐的可能性。

本以为自己缺乏音乐细胞,是个五音不全的人。

这才三四天时间,自己就能唤醒相关记忆,将乐谱看的明明白白,甚至细细阅读时能在脑海中模拟乐声,使自己情绪跟着音乐律动而起伏,或受到乐律情绪的渲染、熏陶。

董卓三人进来时见李信熊裘大氅盖在腰腹,露出他肌肉块儿状的胸背两肩,左掖环胸包扎伤口,布巾捆的紧实,血液渗透渲染巴掌大一团,干涸后形成黑褐色。

这时已是午后,雨水稍歇,白云遮蔽日光。

李信正要放下乐谱施礼,董卓急忙上前馋住:“去美伤病之身,何必见外?”

“信今日狼狈无状,愧对先生教导。”

李信无奈苦笑:“天公不作美,若是天气晴朗,就凭先生教导的射术,绝不会狼狈至此。”

听闻如此,恰好挠到痒痒处,董卓抬手摸着脸上络腮胡哈哈做笑:“某家左右开弓的本事,恐怕去美尚未学会三成,竟敢口出如此狂言!待某家从东都回来,再细细教导去美骑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