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的因为要赶路,并未对螺丝再作刁难,就让她上了车。
螺丝一上马车,就对宋沉鱼压低了声音,说:“小姐吩咐的事情,我已经办好了。”
宋沉鱼平静地笑道:“那便好。”
这一次,是宋沉鱼叫螺丝做了一件事。
前一世,更始元年的春日宴,兰溪才子姜仲谋因为一首七律《咏春》而声名崛起,随着他的诗词被越来越多的人传唱开,姜仲谋成为大燕文坛上的后起之秀。
大燕的风向一直是重武轻文,因为燕武帝本身就出身于北境之外的游牧民族,能从旧朝夺得天下乃是依靠马背上的厮杀而换来的。可到了平帝即位后,平帝一直致力扭转这种局面,毕竟,打江山和坐江山可不一样,既要武治又要文治。
一首小小的七律,既能帮姜仲谋声名鹊起,那么也能帮其他人声名远播。
前一世的姜维,极为崇拜二哥,每回姜仲卿写了什么诗词,姜维总会自告奋勇,为其誊抄收录成集,入宫之后,姜仲谋出了什么新作,也会送入宫中带给姜维,以此让姜维能侍奉平帝,凭借那些诗词佳作,可以笼络住君心。
她自认,这世上绝没有第二个人,比她更了解姜仲谋的诗词。
宋沉鱼让螺丝做的,就是将自己誊抄下来的,姜仲谋本应在今日所作下的七律《咏春》,送到了今日参加春日宴中的诗词歌赋比较的那一环的寒门学子裴贤的手中。
裴贤在兰溪府城也有才名,师从于江淮一带大家才子张庭蘭门下,而张庭蘭也擅长写七律。裴贤并非是个持才傲物之人,当他收到那首七律的时候,只会对其赞同不已,再由一名婢女送到他的手中,更会让他以为这首七律是由春日宴中哪名闺秀因倾慕而赠之。
所以,裴贤一定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吟诵出那首七律《咏春》,以此寻找那位赠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