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一个中学生向老师提问道。
老师当时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个问题:“你的本性是否是自私的呢?”
这个学生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他说:“我有时有自私的表现,有时没有无私的表现。我到底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呢?”
他难住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大家在讨论中都想起了自己有过无私帮助别人的行为,最后大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自私是人类的一种正常表现,每个人都有自私的时候。但无私帮助别人也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甚至每个人也都有过无私帮助别人的时候。所以不能说‘自私是人的本性’。”
私欲是一切生物的共性,所不同的是其他生物的私欲是有限的,人的私欲是无限的。正因为如此,人的不合理的私欲必须要受到社会公理、道义、法律的制约,否则这个社会就不属正常的社会。任何一个人内心存在一种普遍的道德、法律意识和保持自己的私心杂念是不矛盾的。如果人性中全是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是神;如果人心中全是私心杂念,无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正因为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的人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也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为人格缺陷。
自私的人停留在狭小自我的束缚里,无法想象和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无私是所有伟大人物共同的特性之一。没有无私的服务,做什么都不会得到成就。如果行为是自私的,纵然读破万卷经书也是枉然。
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在行动中纠正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淘气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