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频毗娑罗王后自立为王。不久,当他知道弑父的罪报后,开始心生悔恼,由此而全身发热生疮,臭秽不可闻,经治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发严重,虽有人劝请他往佛陀处求取忏悔解救,但他仍自惭形秽不愿去。
频毗娑罗王虽被儿子杀害,但他生前信佛虔诚,深知身心的虚幻无常,故不但没有任何的怨恨,而且在知道儿子的情况后,反而显灵劝告儿子。告诉他,自己是佛陀的弟子,愿以佛陀的慈悲来原谅他,而且佛陀就快入灭了,如果不赶快去,就再也见不到佛陀了,因为除了佛陀能救他,使他不堕入地狱外,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解救他了。受到父王的催促,阿阇世王前往求见佛陀,因而得以获救。
频毗娑罗王的宽容的确令人感动,他展现了宽容的真义,如此难能可贵的宽容,他不只原谅了儿子,更升华了自己!
宽容,意味着你已经不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也意味着你已经由一个平凡的人升华到一个不平凡的人。宽容地对待你的对手、仇人,你会感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也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达到心灵沟通的幸福;更会收获对方因自己的宽容而回心转意的欣慰。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这样想:我愿意宽容,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诋毁、妒忌、蔑视、欺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我们的心灵本是一方净土,怨恨使它成为地狱,而宽容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如果我们选择了宽容,那就是选择了天堂。
宽容,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执著的过程,我们愈能宽容,就愈能净化自己,使自己靠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