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回声(1 / 2)

生命的回声

有一个小男孩跟小朋友打架,受了委屈,没处发泄的他跑到山谷里,对着山谷大声地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这时,他突然听到山谷里也传来低沉阴郁的声音在回应他:“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这个小孩立刻感到害怕了,他跑回了家,对自己的母亲说:“妈妈,山谷里有一个坏小孩,他对我说他恨我。”他的母亲笑了,然后拉着他的手把他带到山谷边,让他对着山谷大喊:“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当然小男孩也听到了爱的回声。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同理心”,它是指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没有同理心就没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没有信任就不可能在分工协作中取得成功。想很好地与人相处,想改变别人或让别人迁就自己,唯一的方法就是首先改变自己。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无论在人际交往中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只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尽量了解并重视他人的想法,就能更容易地找到解决方案。

同理心本身并不是什么新的想法。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同理心,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这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帮别人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就是同理心的直接解释。

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获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获一个恶果。就像照镜子一样,你自己的表情和态度,可以从他人对你的表情和态度上看得清清楚楚。你若是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待你;你若是敌视别人,别人也会敌视你。

有位同学曾经问著名的李开复博士:“为什么我不受欢迎,同学看到我都不打招呼,不对我笑呢?”李博士反问他:“你跟他们打招呼吗?对他们笑吗?”对人冷淡,别人也会回以冷漠;想要得到他人的友善,不妨先对他们表达自己的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