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丰富你的学识(2 / 2)

懂得生活的人就会懂得书中的美妙,愿我们都珍惜读书时间,随手拿起一本心爱的书阅读吧,开始彼此的阅读人生。

书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仓库。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于是,世人甚爱读书。

鲁迅先生平生最喜欢的事莫过于收藏书籍。这些书籍不但满足了他阅读的需求,同时也给了他人生的快乐。综观《鲁迅日记》24年的书账,详细记载了他平生购置并保藏的9600多册书籍和6900多张古文物拓片,共16500本图书。

据说鲁迅总是利用各种机会,想方设法搜寻和购置大量图书。书对于鲁迅如同沙漠行者对绿洲的渴望。有一次,鲁迅的母亲劝鲁迅买几亩水稻田,可以供自家吃白米饭,省得每月向粮店买大米吃。鲁迅听了笑笑说:“田地没有用,我不要!”然后又大声说:“有钱还是多买点书好!”鲁迅的日本好友增田涉回忆他的爱书之好时,说:“如果鲁迅共收入一万个银圆,然而光买书的费用他就可以花去将近20%。但是这20%给他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过了那80%的费用吧。”1920年以后,鲁迅先生的经济收入有所下降,这段日子是鲁迅生活苦闷、思想彷徨、健康状况最不好的阶段。然而,就在这时候,书籍成了他的最好的朋友,也成了他的开心果。他大量买书,大量阅读,在书中的思想的熏陶下,他的精神才得以慰藉,他才得以开心一笑。

图书是鲁迅最珍惜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收藏书籍则给了鲁迅先生人生的快乐,即便是面对悲惨的中国现状,他也能够通过书籍来抚平苦痛。鲁迅先生的不朽著作如《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参考了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大半出于他精心搜集的藏书。他还利用藏书和借书编辑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他为了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预先购置了大量参考书籍,甚至委托朋友们从欧洲和日本购买外文原版。

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学者,皆成性格。”读书便能读懂历史,明了世界,于是古人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秀才不出门,却知天下事。”

古人曰:“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真正成为心灵的一部分,可以显现出一个人内在的涵养。

不同的书,要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心情下看。饭后休息的时候,适合看杂志;白天能挤出时间的时候,适合看小说;晚上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适合看散文、诗和词。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了巨大的享受时刻。

在忙碌而焦躁的生活里,在寂寞的风雨夜里,书籍可以给我们的心灵以温暖和充实。书可以成为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和一个幽婉的安慰者。

雨果曾经说过:“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情况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心灵是智慧之根,要用知识去浇灌。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能有指挥若定的挥挥洒洒。如范仲淹“胸中自有十万甲兵”,如诸葛孔明悠然抚琴退强兵。

当人们的心理状态趋于不平衡时,常常会出现烦躁、紧张、苦闷、愤怒、猜疑、忧郁等情绪。这时用阅读书籍来调节自身情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你遇到烦恼、忧愁和不快的事时,去读一读或翻一翻你喜欢的书籍和杂志,即可分散心思,改变心态,冷静情绪,减少精神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