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学会创造快乐(1 / 2)

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学会创造快乐

常听人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实际情况却常常相反:“心想难以事成。”“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不加以调节,让不良情绪长期左右自己,就会有损于健康,甚至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

现代心理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俗话说:“吃饭欢乐,胜似吃药。”说的就是良好的情绪能促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病易生。难怪有的生理学家把情绪称为“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寒暑表”。

医学专家认为,良好的情绪本身就是良医,人体85%的疾病可以自我控制。只要心情愉快,神经松弛,余下的15%也不全靠医生,病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故而,每个人都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培养愉快的心情,调节好情绪,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仁爱、平静、理智、乐观、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得开,想得宽,想得远,对名利得失采取超然物外的态度,一切顺其自然,处之泰然。把风风雨雨、飞短流长统统置之脑后。对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要拨开迷雾,化忧为喜。因为不管你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如果整日愁眉不展,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有损身心健康。

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是一串用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一个人如果能乐观地对待不如意的事,自然会烦恼自消,愁肠自解。

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给快乐设定了障碍,因此,不妨给自己提一个建议:不要为享乐设定先决条件。

不要对自己说:“等我赚到一万美元,我才可以好好享乐。”

不要说:“等我上了那架飞往巴黎、罗马、维也纳的飞机,我就高兴了。”

不要说:“等我到了60岁退休时,我就能躺在安乐椅上享受日光浴……”

享乐不应该有“假如”等限定条件。

每天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你有权自娱,不论你是一位百万富翁或是一个不名一文的流浪汉。

一个脆弱的百万富翁可能会对自己说:“如果有人把我的所有积蓄夺去,那就没有人会理我了。”

一个坚强的人可以对自己说:“如果债主非得逼我和他捉迷藏不可,那我就借这个机会好好活动活动。”

人世间,并非无烦恼就快乐,亦非快乐就没有烦恼。那么人们能否一生都保持愉快的生活呢?创造快乐可用以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