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听了以后,羞红了脸,但它不想和尺争辩,于是就默默地走开了。
后来,主人听说了这件事,决定好好教育一下尺,便拿它去量一丈长的东西,尺不够长,只好弓着身子一段一段地量,好不容易量完了,却差了一大截,它量不准了。接着主人又派寸去量一厘米长的东西,寸很轻易就做到了。
主人就对尺说:“现在你知道了吧!尺,你也有你的短处,有些事情你也同样办不到。寸呢,虽然长得小了点,可它也有它的长处,它同样可以量东西的,你可不能小看它!”尺听了以后,羞愧地低下了头。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同样都有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有的人虽然在有些方面能力差一点,但他可能会做一些别人做不了的事,而有的人虽然看起来很聪明,但也不见得什么事都会做。所以,什么时候都不能小看人,要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如果我们只看到了“尺”的长处,未发现其内在的短处,那么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只知自己熟读父之兵书之长,却不知自己不知变通之短,才会有长平之战之祸。
食不愁在《泾野子内篇》一书中记载了一位西邻。此人有五子,但五子“各有千秋”:长子质朴,次子聪慧,三子目盲,四子背驼,五子脚跛。按照常理看,这家的当家人日子很难过。可是,西邻有方,日子过得还蛮不错哩,细一打听,原来他对自己的儿子各有安排:“老大质朴,正好让他务农;老二聪慧,正好让他经商;老三目盲,正好让他按摩;老四背驼,正好让他搓绳;老五足跛,正好让他纺线。
你看,这一家子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不患于食焉”。转换一个思维角度,从用长避短出发,发现他们所具有的生理优势。这么一来,全家无一废人。
人生的诀窍在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最佳位置。人才使用当用其长处。从长处看人,世无无用之才;从短处看人,人人难逃平庸。因此,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每一个人,善于发现其长处且使之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