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与“忆往昔”的慨叹(1 / 2)

“想当年”与“忆往昔”的慨叹

由于社会结构与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资源与利益重新分配组合,社会地位与经济利益受到冲击的那一部分人,极易产生失落感,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怀旧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遗憾。

从主观方面来看,怀旧实质上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遁逃,是一种特殊的机制。它把我们所不想回忆的痛苦和压抑隐藏了,忘却了,以至于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再想起。另一方面,它又把我们过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大大强化了,美化了,以至于人们在几次类似的回忆后,把自己营造的回忆当作真实。另外,个人的失落感也容易导致人们产生怀旧心理。失落导致回首,以寻找昔日的安宁与情调。

有的人十分热衷搞同乡会、同学联谊会,这是对过去的友人、恋人的怀旧和依恋。这包括幼儿园园友、小学校友、中学校友、大学校友……有的男士女士,过去曾有过一段恋情,因故未成连理,如今已届中年,旧情萌发,开始“第二次握手”。

有的人过分看重过去所取得的功绩,把所获得的奖状、勋章、奖品保存得完美无缺,时常追忆“想当年”那辉煌的经历。相比之下,现在这荣誉的光环正逐渐在消失,心理时常有失落感。其实,这种怀旧心理,渴望“回到从前”的愿望,只是心灵的谎言,是对现在的一种不负责的敷衍。

现代人常说“活在当下”,就是指活在今天,今天应该好好地生活。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都可以轻易做到。

昨天就像使用过的支票,明天则像还没有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是现金,可以马上使用。今天是我们轻易就可以拥有的财富,无度的挥霍和无端的错过,都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