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者的抱怨:怀才不遇
生活中许多失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充满了抱怨。失业的痛苦困扰着他们的身心,使他们觉得自己仿佛被命运挤到墙角(其实是他们自己走到了命运的墙角),因此只有通过抱怨来平衡自己。然而,这种抱怨的行为恰好说明他们所遭遇的处境是咎由自取。
季某是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能说会道,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同凡响。他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两年了,虽然业绩很好,也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就是得不到老板的提升。
季某心理有些不平衡,常常感叹老板没有眼力。一日,和同事喝酒时季某发起了感慨:“想我自到公司以来,努力认真,试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我为公司建立了那么多的客户,业绩也很不错。虽然兢兢业业,成就人所共知,但却没人重视,无人欣赏。”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本来老板准备提升季某为业务部经理,得知季某之言,心里不是滋味,后来放弃了提升他。季某之所以得不到老板的提升,就在于他不了解老板的心理,而只是一味地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抱怨老板没有识人之“能”。
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善处境。人往往就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尚的品格。相反,那些常常抱怨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形成高尚的品格,自然也就无法取得任何成就。我们不妨假想一下,你喜欢与那些抱怨不已的人为伍,还是与那些乐于助人、充满善意、值得信赖的人一起共事呢?哪一种同事更受欢迎呢?
有时候,在工作中,我们会碰到一些并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只要我们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为公司着想,而不是置身事外,采取观望态度,那么,我们所做出的努力就会得到回报。在现实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会产生不满,而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心理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这种自卫行为同时也是许多老板心中的痛,牢骚、抱怨会削弱员工的责任心,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几乎是所有老板一致的看法。
许多公司管理者对这种抱怨都十分困扰。一位老板说:“许多职员总是在想着自己‘要什么’,抱怨公司没有给他想要的,却没有认真反思自己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