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易误事:效率在生气中被降低
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事情不急的时候,都爱往后拖一拖。现在大家的学习、工作都很忙,有时缓一缓再做有助于调节紧张的神经。可是如果凡事都要“以后再做”,往往计划落空,生活一片混乱。自责、后悔、烦躁的情绪也会随之而来。
可见,时间上的压力给人带来一个又一个焦虑,让你天天在着急上火中生活。为此,人们开始生起了“时间”的气:时间不够了会生气,时间被延误了会生气,时间太漫长了也要生气……一边在生气中抱怨着时间的流逝,一边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继续生着气,于是,所有的事情都被安排在了后面。人们往往会这样说:“等我消消气再说……”“算了,不干了,气都气饱了,还干什么啊?”“真是倒霉透顶,剩下的活明天再干!”如此一来,必定会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
效率在生气中被降低,是不值得的。想想,一生气就撂挑子,只顾自己发泄、生气,生完了气还得接着做事,继续干活,这不等于给自己找事吗?
生命是由时间和精力组成的,人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而宝贵的。鲁迅先生就曾说过:“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美国人的时间观念相当强,凡事都讲效率,大多数人始终处于奔忙之中,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件之后,又迅速转向别的事情。大多数美国人走路快,办事快,很少讲废话,并且都有一个时间登记表,每天的事情安排得满满的。由于时间观念强,美国人常给人一种缺乏耐心、脾气暴躁的印象,他们无法容忍那些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对这样的行为往往会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甚至会破口大骂或出手打人。
珍惜时间资源的最大好处,就是办事效率高,实际用于办事的时间多,办事效果当然好。可以想象,一个干脆利落、工作时总是步履匆匆的人怎么可能没有效率?
一切收获都来自科学地管理时间和精力。美国人告诉我们,管理时间和精力,你应该有这样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