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问题(1 / 2)

换个角度看问题

对于同一件事情,同一样东西,因为情境不同、认知不同,会有不同的解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能够说得出道理来,对和错,又有何妨?

著名的寓言作家伊索年轻时曾经当过奴隶。

一天,他的主人要他准备一桌最好的酒菜,以款待一些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当菜一盘盘端上来时,主人发现满桌都是动物的舌头,牛舌、猪舌、羊舌、鹿舌……简直就是一桌舌头大餐。

全桌客人出于礼貌,只敢小声地相互议论,主人发现宾客们窃窃私语以及怀疑的神色,气急败坏地把伊索叫进来兴师问罪。

主人严厉地斥责说:“我不是叫你准备一桌最好的菜吗?你准备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

伊索不慌不忙、谦恭有礼地回答:“在座的贵客都是知识渊博的哲学家,他们高深的学问需要用舌头来阐述。对他们来说,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舌头更珍贵的东西了。”

哲学家们听了他这番对舌头的吹捧,都不禁转怒为喜,纷纷开怀大笑。

第二天,主人又要伊索准备一桌最不好的菜,招待别的客人。这批客人是主人住在乡下的亲戚,主人一向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是一群老土的乡巴佬,只有在逢年过节时,主人才会勉强愿意招待他们来家里吃饭。

宴会开始后,菜一盘盘地端上来,仍然是一桌舌头大餐。主人火冒三丈,气冲冲地跑进厨房质问伊索:“你昨天不是说舌头是最好的菜,怎么这会儿又变成了最不好的菜了?”

只见伊索镇静地回答:“祸从口出,舌头会为我们制造灾难,引起别人的不悦,所以它也是最不好的东西。”

主人听了,不禁哑口无言。

尼采曾说:“没有真正的事实,只有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