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2)

微风醉染尘 月岛南 1505 字 2021-03-10

2008年9月27日周六多云

今天是高中第一次补课,和以往初中补课时候一样,只不过是少了一个早自习的周五。

不过想一想,老师们也轮轴转,早起好像并不是那么困难。

秋分刚过,地理课上讲:未来的几个月里,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全国各地将陆续进入下一个季节:秋。

我的生活终于也步入正轨,好坏参半。

回家的路上起风了,有一点点秋凉,但是很舒服,就像我此刻的感觉一样。虽然知道夜渐长,但无比期待阳光出来坐在教室的那一刻,窗明几净,好像梦想也在闪闪发光。

霞姐今天把我们的梦想比喻为风筝,虽然制作厂家和原料不是完全相同,大小也不相等,但在合适的地点和环境下,飞上天空以后,多高多远在很大程度上都由手拿线轴的人决定。

而这些人,正是在座的我们。

语罢,还补充道,“当然,天气恶劣,狂风四起的日子里不适合放风筝,你若就此退却将它扔在箱子底下,那它永远也不可能收获见到蓝天的快乐。”

而我想说,风筝终究是没有血肉的支架拼凑而成的玩偶,它不能用体表去感官到追求梦想的路上所遭遇到的一切,打击也好、喜悦也罢。

终究也就只能被紧紧地攥在手里,给予我可望不可即的天空,剩下我跟着它跑,一直仰望还要随时担心它是否‘受伤’。

如果可以,我想当一只心怀理想的雏鹰。

等到对的风,尽管展翅翱翔;等不到,就努力长大,总有一天,山河大地会在我的羽翼之下。

还是算了吧,长大成为雄鹰太具有攻击性,那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先从一只小小鸟做起吧,只要能让我飞的高一点,哪怕只有一点点。

凌小鸟,月考加油。

凌薇写下这篇日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半,还有三天就国庆节了。

班主任周一班会的时候宣布:高一年级组决定让同学们‘欢度’国庆七天乐,不额外发卷子,但是收假会考试。

明面上是让同学们享受进入高中后的第一个长假,其实是打着幌子制造压力、压缩假期,因为10月6、7、8号被用来进行第一次月考,考完试第二天紧接着上课,一直上到下个周六补课结束才有一天半的缓冲期。

学校在放假这件事情上总是像一个很会算账的地主。

剥削、压迫。

可是我们不敢反抗。

下午放学,凌薇和陈最一起出校门,路过高三时发现还有很多人坐在教室里学习,她叹了一口气说,“我们会不会到时候也像这样废寝忘食呢?”

陈最说,“废寝可以,忘食可不行!”

“你就知道吃!”凌薇笑了。

“怎么,民以食为天,不吃东西饿着肚子怎么用脑子啊!”

“你说你那么爱吃,为什么还这么瘦!”

“没办法,心大。”陈最松开了挽着凌薇的胳膊,把书包的另一个背带挎到肩膀上,然后把双手放进牛仔外套的口袋里,对凌薇说了一声再见,就大步走了。

凌薇笑着和陈最道别,看着她的背影远去后,转身站在南中大门口向校园里望去。

天色已经有一点点沉下来了,正对着学校大门的高三教学楼却一片明亮,凌薇几乎可以清楚地看见那一扇扇已经有点老旧的窗户里的一个个人影。

有的在随意晃动,好像收拾东西准备出去吃完饭了,有的却一动不动,不知道是不是还在和习题抗衡。

想到这里,凌薇忽然觉得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还太少太少。

高一年级不需要上晚自习,每天回去吃完饭后偶尔洗洗碗,更多时候是在心里打着饭后需要消化不能用脑的借口和上初一的表弟一起看《奋斗》,一直到九点多才开始学习。

当初《奋斗》热播的时候,她正值初三最紧张的时期,也只有每个周很少很少的间隙时间看过一点点。现在好像觉得自由了,没发现实际上是开始堕落了。

凌薇望着眼前这一栋南中最老的四层楼房,忽然觉得楼顶阴沉的天就像奠定了楼里人的心情,那一定是紧张又疲惫的感觉,这一定是最难熬的时光吧。

这一批人终会从这个大门里走出去并且再也不会回来,可人去楼不会空,不早不晚,只要两年,坐在里面的就是她、他们。

一批又一批,来了又去,虽然留下了愈发老旧的教室,却也带来了同样崭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