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向处事慎之又慎的胭脂一口应下,燕陌多少有些意外,当下掩去怀疑的神色,接了剑,细细端详了片刻:金丝缠制的吊穗,鱼皮制的剑鞘,精铁所铸的剑身,当真光如疾电,锋利无比。当他的目光移至靠近剑柄的剑身时,发现两个阴阳相套的小篆——疾电,竟浑身震动。如果他记得没错,名剑疾电出自两百多年前明珠王朝最负盛名的铸剑师鹿昆之手。当时,明珠王朝尚值盛景,无论皇室还是平民都崇尚佩剑,因为剑既代表君子风范,也代表受人尊敬的地位。鹿昆身为皇家钦点的铸剑师,一生铸剑无数,名满天下,却仅有二剑得他自身推崇。此二剑同日同时同炉而出,均供为明珠王朝皇室专用,其中一柄正是疾电,而另一柄名为幻光。相传四国伊始,二剑便下落无终,再也没有人见过。何以现在竟出现在现前女子手中,转眼之间便成为了自己的物品。这中间究竟有何用意?直接问肯定问不出结果,燕陌压下心头疑问,只得言谢:“小姐的馈赠,来日再谢。”
“七殿下不必客气。家国事大,馈赠事小,况且再见之日亦不久远。”红装女子眉峰高扬,英气逼人,一双明眸虽正色望着玉树临风的燕陌,实则时刻注意着胭脂神色,暗叹胭脂卓然不群的英挺之气,就算自己与之相比也未必占得上风。世间怕是再没有一个女子能像她这样坦然从容地站在自己面前了吧?相惜之情渐渐溢于言表。“不知这位姑娘如何称呼?”
胭脂也没有少打量红装女子,听了话,故意反问道:“小姐又该如何称呼呢?今日殿下与我受小姐馈赠,还请小姐赐下芳名,今后定当涌泉相报。”
知晓她是想问自己的底细,红装女子莞尔笑道,“既是赠,就不图回报。茫茫人海,我本漂萍,聚散都是缘,何必拘于俗礼呢?”
分明是有蹊跷,才不敢以名示人吧!胭脂暗忖,不再计较,转向一旁赏剑的燕陌道:“殿下,该起程了。”
“东与南两个方向关口被封,查得甚严,追截你们的人未必就比你们笨。你们能想到的,他们未必就想不到。天黑如漆,栖凤山地势险要,还是让我送你们一程,权当护送,有个照应。”
“小姐慷慨盛情,在下却之不恭,就请小姐代作安排。”燕陌沉稳地道。她若想抓他与胭脂,早就可以下手,不用等到这个时候,倒是她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反正现成的资源不利用白不利用,万一真在从林撞上刺杀团,也还不至于势单力薄。
胭脂未作二话,默默站在燕陌旁边。
见二人都表示赞同,红装女子面色欣然,朝身后数名僧人、武士摆手道,“开道往后山。”
老禅师面容慈祥,亮了声佛号后带领众僧人引路在前,燕陌与胭脂受邀走在其后,红装女子次之,而后是她的丫鬟和武士,前后约有近三十人之众。
众人先入栖凤寺前的塔林,而后途经大雄宝殿,再经文殊院,至栖凤楼,绕过亭台僧舍,转入后殿,最后穿过寺庙后山门,看到了黑山白雪及浓密的梧桐林。
在后山门前,又是一番作别,老禅师带着僧人回寺。由红装女子携其武士护送胭脂与燕陌继续沿着后山石板小道向上攀越。
武士们举着火把,将山间小路照得极为清楚,健步如飞,仿似爬惯山路般,个个像没事儿人似的。好在燕陌与胭脂均身负武艺,速度也跟得上。随后的红装女子及她的丫鬟虽看起来身子骨单薄,却面不红气不喘,让胭脂与燕陌不由得暗中称奇。
所幸一路无阻,众人都是练武出身,约摸过了一个时辰,便顺利地越过了栖凤山绵长的山脊,到达邻近玉霞关的侧峰,准备下山。
红装女子站定身姿,拂开削肩上的雪迹,玫瑰色的脸美丽不方物,敛了敛神色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处下山不远即是玉霞关,这一带应该没有危险,七殿下一路走好。”
“多谢小姐赠剑护送之情,还愿小姐赐名,他日作报。”燕陌理顺被树枝刮散的发丝,抱拳以礼。
“自古英豪皆拥两件事物,一是名剑,二是美人。七殿下如今二者兼得,可谓福如双至。小女子不过是为疾电找到了合适的归宿,小事一桩,不足挂齿。”红装女子仍是婉言相拒,说话之时,眼睛的余光总观察着胭脂。
先前燕陌接剑,她未以为意,如今听得剑为‘疾电’——全天下武士都向往的名剑,胭脂也不免暗中吃了一惊。不过这样的惊愕仅仅维持了一刹那,她就发了话:“既是小姐不图报,不肯透露姓名,殿下又何苦强求呢?”然后朝红装女子点头致礼:“大恩不言谢,后会有期。”
小丫鬟将两只火把分别递给胭脂与燕陌,然后与十数名武士一起靠在红装女子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