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侯夫人方氏听到冯氏的话,震惊地看着赵氏道:“若芙,你,你什么时候?”
现在的永城候夫人张氏仿佛失了魂,喃喃地重复着:“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锦记商会对于大昭国来说,一直带着一丝神秘色彩。
锦记先是以布行发家,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次逆转,紧接着就是成立商会,且商会成员非富即贵,树大根深不可撼动,直接打消了那些觊觎锦记之徒的一些不怀好意的想法。
商会成立之后便直接垄断了布行市场,短短几年就把锦记商会的生意开遍了全国各地。
再到后来,只要表上了锦记商会的徽标,其生意就会红火异常,没有人能想到这样一个商业帝国的会主竟然是一个寡妇,还是分府独居,和娘家没有往来的寡妇!
李熹微是知道母亲的目的的,她看着场上那些精彩纷呈的脸,就知道锦记商会马上就会在全京城再次脍炙人口了,在李熹微看来,这对于之后打开水运生意来说喜忧参半,但是赵氏在生意上很有主意,商会能经营的如火如荼,有一半是赵氏的功劳,只因李熹微只管研制各类机器,从来不多加干涉生意上的事情。
当李熹微的眼光扫到肃亲王妃身边的姜宁时,见到姜宁正带着笑意看向自己,李熹微脸微微一红,急忙转脸。
而此时,眼神时时刻刻关注着姜宁的谢书瑶,随着姜宁的视线看过去,正好见到李熹微脸红的这一幕,一时间心中醋意大作,偏又发作不出来,只好暗自生起闷气起来!
曹国公夫人笑着打趣儿道:“若芙,你什么时候成了锦记商会的会主了,既然如此,那这水晶杯我可是要一批的!规格比皇宫的差一点点就行!”自己姐姐当众说出的话,曹国公夫人自然没有什么不信的。
赵氏的能力她是知道的,但是赵氏竟然是锦记商会的幕后之主,曹国公夫人心中也还是有些难以消化,且看王妃姐姐和自己的手帕交赵氏这样一唱一和,想必其中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内情,不过如果这锦记商会真的是赵氏的,那于自己也有好处,先顺势而为再说!
赵氏朝王妃点了点头,对着曹国公夫人道:“这是自然,除了特供的不能外售,其他批次的水晶杯从明天起都能在锦记商会名下的琉璃坊购得,你那里我自会着人安排下去!”
一时间,好奇的也好,讶异的也好,不敢置信的也好,都在强行消化着这惊天霹雳!
张氏和孙夫人等人还迷茫着反应不过来,宴席已经结束了。
有的人准备告退回府,有的则在肃亲王妃的安排下往那湖边专门用来赏荷的凉棚去。
张氏正准备带着李熹楠回府,她迫不及待的想要把今天听到的消息告诉李老夫人,赵氏竟然是那锦记商会的会主?
她一刻也等不及了!准备与王府的管事麽麽说一声就打道回府,只是还未等她开口,就听闻宫里来了天使,召王妃和世子立即入宫,还说在北大营练兵的肃亲王已经进宫了。
宴客的主家要进宫,赴宴的宾客只好各自散去。
等各人回府之后,才听闻王妃和世子突然被召进宫是因为皇上遇刺了!
众人都还来不及消化这锦记商会的会主是赵氏,就被皇上遇刺的消息炸的满天飞。
皇宫大院内,肃亲王世子和肃亲王妃一进宫就分开了,在宫人们的带领下分别前往乾清宫和坤宁宫。
皇宫內侍如云,很多家里揭不开锅的人家不忍心自家孩子活活饿死,便会选择把自家养不起的孩子咔嚓一刀之后送进宫里,如果能在皇宫出人头地的话,还能接济家里,对于他们来说,也可以算是另一种出路。
不过因为太监无后,宫里的小太监为了攀着关系往上爬,总会认几个在掌权的太监为干爹或者干爷爷,而给姜宁领路的这个小太监则是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朱公公的子孙之一。
姜宁进到乾清宫的时候,皇上坐在龙案前,自己的父王则坐在下首,三个皇子或坐或站,太子姜珩不在这里。
姜宁跪下给权鼎帝请安:“姜宁给皇伯伯请安!”
一脸刚正不阿的肃亲王的脸上还带着风尘,估计也是才进宫,刚入座。
他见自家儿子竟没大没小直接称皇上为皇伯伯之后,不自觉地带上了一方大帅的威严斥了一声;“休得无礼!”又要起身对着权鼎皇帝拱手弯腰请罪:“还请皇上降罪!”
权鼎皇帝摆了摆缠着绷带的手,制止了肃亲王要请罪的姿态,带着亲和的笑意道:“先帝只留下你我兄弟二人,宁儿不称朕为皇伯伯,称什么?难道冷冰冰地称呼朕为皇上,才能体现这缛礼烦仪?”
先帝只留下两个儿子,权鼎帝和肃亲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权鼎帝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从容不迫地长大,又波澜不惊的从先帝手里接过朝政。
只是先帝把朝政交给了长子权鼎帝,却把大部分的军权交给了从小便展露出军事才华的肃亲王,先帝是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一里意外兄友弟恭的携手共进。
姜宁无视肃亲王的呵斥,仿佛权鼎皇帝才是他的父亲,面露焦急,担忧地道:“皇伯伯,您伤到哪里了?果然是有刺客?可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