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鳌山上的劳作是挥汗如雨的;劳动是最能让人延年益寿的。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早期的建设岁月中,很多人在老了的时候身体比现代绝大多数中年人都好就是赫赫铁证。加之我切身的感受;那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的。
训练很多时候是一遍遍的重复,很多人会觉得训练时候的力气如果用到干点啥上;一定比在训练场上流值当的多。只不过这次挖战壕例外;讲真鳌鳌山的战壕挖的并不美好。
挖战壕攻势的事撂倒一遍,我们讲讲那时候在鳌鳌乡的日子。兵哥哥离开军营是怎么过的。
离开军营住在外边不是第一次;上次拉练就是一次。只不过那次只是日复一日的压马路篡山沟子。远没有这次劳动在外面呆的时间长和充实;鳌鳌乡的这段日子可以算得上是为上西藏驻训的预演,所以有小间的可见其不同之处。
炊事班的本事真的不是一般的大,严格意义上来说炊事班是一帮正正经经的部队中坚力量;首先在这里的人要保证自身的体能实力,其次要学习炊事技能和执行繁重的保障工作。
搭灶台就是炊事班的一门专业技能,鳌鳌山上的中午的饭一般在山上做。食材和锅子都是背上去的,一帮炊哥到了施工地点每天都要参与一定量的劳动。然后搭灶台做饭;我偷懒跑去偷吃过好几次所以我很清楚这帮人马的不容易,那种土灶台挖在地上。大黑铁锅很重的挖不好灶台很容易压塌。所以挖灶台中挖得快挖的好很重要;砧板一般情况是锅盖,条件相当简陋。不过根后来的西藏驻训相比的话不过尔尔吧。
营部往往需要提前打饭,我们电台班作为整个营部唯一有新兵出没的地方;这种活计我们是当仁不让的,所以在之前说的偷懒一词我做出一定程度的辩驳;这个事吧你的两头看。我这不也是工作需要么。
山间的水不能喝,但是洗碗没有什么大问题。卫生队这帮人你得承认他们是一帮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的单位的行业,有了这么一帮人;给我们大部队节省了相当多的麻烦事;其中最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解决了——水!这个棘手的问题。
某网络上的考研辅导老师很出名的叫做张雪峰老师,他曾经说过他的专业叫做给排水。这东西大家听了之后也就是有那么个印象;然而我见过实操。
鳌鳌山的水基本上就是吸血虫病害,没有什么有色水体。但是并不妨碍卫生队和防化营的切磋,这两个部门一听名字就晓得都是学富五车的专业人士。针对饮用水的解决方案上这两个专业团队进行过切磋的。
某个艳阳天的下午,大部队人马在山上赤膊流汗。团长军哥在山脚见证了这帮专业人士的表演;我怎么知道的?
我去送领文件的时候看到的啊。
卫生队的队长对战防化营的教导员,两边都不是吃素的,针对化学这东西两边人都是有发言权的。只不过也就仅限于这两人罢了,毕竟真正是专家的同时还是一线部队上的人员真真太少了。绝大多数都早早的去了部队上科研方面的单位去工作了。
我就更不懂了,相当于一个门外汉痴呆呆的看热闹。时不时的看着俩技术佬炫的技砸吧砸吧嘴而已。
虽然大多数有些技术门槛,但是最起码我看得懂其中某次防化营出的损招。
白色粉末洒进了水中,水在白色粉末加入后开始了冒泡。很明显沸腾了;这事很普遍,不得不说是个人都知道这种杀菌手法——生石灰~
真是人逼急了什么法子都是不介意试一试的,军哥当即拍板让防化营出馊主意的人自己解决一下那份水样。
大快人心!
军哥英明,明显想要借助五团这帮军医都异常彪悍的科研团队解决眼前的问题明显需要多多磨砺。此事暂且搁置……
军医最后取得了胜利,只不过他们取了巧;相比于物理化学,军医明显更加熟悉人体医学。既然给水下药够呛,那么就给人下药~问题不大;总之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