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流汗的日子(2 / 2)

兵与少年 青城龙猫 1550 字 2021-03-03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的进步也在那种独特的学习记忆方法中提升飞快。不过张班说了,虽然都背下来了。但是现在还不是进行下一步的时候;背诵只是基础中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要做的是:“唱念做打,说学逗唱!!”

呸呸呸!不好意思,窜台了。虽然我个人就的很像我远房老乡相声大王——郭某刚的相声灌口的手艺,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这俩玩意技术含量明显不是一个档次的。

我得承认从前的我是个内向的孩子,嘴巴长在脸上很多时候只是用来吃饭的。这无疑是不好的;很多时候我表达不了我的意见,甚至如果不是从小就说中文估计我的汉语水平就会跟我的英语一样烂。把嘴巴撬开的第一步并不是在电台班发生的;这里只不过是我从青铜到黄金的晋升之地。真正撬开嘴巴的封印是在新兵连副指手下。

新兵连组织过许多的强制性的性格、习惯塑造手段。其中写日记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介绍家乡——介绍家乡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大体上会出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平常大家不断吐槽的家乡总是在被拿来嘲讽;只有在某次站在大家面前做一次自我外带家乡介绍的时候才会被当作手心里的宝被呵护起来。这么想象一下平常某个小伙骂骂咧咧的数落了一遍家乡的各种发展缺陷毕竟生活了那么久;看不出家乡哪里寻在问题明显是在扯淡。通过小伙子介绍大家可以快速的破灭对某些地方的旅游热情;并且提出一些挽留式提问,通常那些不会得到挽救的回答。于是你就会一起加入对某地的变低嘲弄之中,那人也不会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当站在众人面前每个腹诽家乡的小叛逆却又都是一个个家乡的推荐官,极尽九年义务教育之能把脑子能搜索到的东西全都一股脑的扣了上去。让你在队伍里听完这些跟之前完全相反的介绍,你会怀疑这个小子在晃点你。不过也没办法,毕竟平常我也腹诽山西煤矿的谣言;到我上去介绍自己家乡的时候我不也华丽的避重就轻让开了煤矿破坏的环境大谈特谈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中国白酒看汾酒的平常不拿出来得瑟的特产和知识盲区么。记得那一场家乡介绍下来就连副指都吃惊了,私下里问我你家哪里汾酒真那么好?(据说副指那会即将要见老丈人——)

山西的确很好,作为一个文化巅峰在尧舜禹时期的地方。导致很多记载在历史书上的故事没有山西的身影;所以山西隐没在历史里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办法入手历史古迹的开发和宣传。哎~气死个人。

话回正题,张班预备的时间是四天记忆下那份祖宗,要求可以记得慢;但是不能记错。我们也是水平似野兔,是不是窜一窜。我们用了大海两天半的时间记忆的一字不差;于是可悲的说学逗出就开始了。为了练好嘴皮子功夫,一五年我们爱上了看相声。虽然没有练灌口但是我们利用二者相通的点进行了业务特训。

现在如果把欢欢、大脸和我任意两个搭档一下,我不能说原汁原味。但是我们绝对可以整一个脱口秀相声。嘴皮子吧嗒吧嗒从一开始的十句话里夹杂五六句家乡话,到后来流利的川普。我们克服了口语、气口的问题。字正腔圆、吐字清晰的开始了往后的训练。

电台班最大的忌讳就是家乡话,记得某次跟在一位领导身后做保障。那厮一张嘴我就跪了;叽里呱啦一顿说的我愣是没听懂一个字,半天不见我有动静于是回头看向一脸茫然的我。大眼瞪小眼他问:“你干莫子?”

凭着直觉我说:“领导咱能说普通话吗?刚刚我一个字没听懂。”

欣欣然,领导耐着性子用普通话又讲了一遍。不过随着任务的继续渐渐领导失去了耐着性子讲普通话的耐心;经常领着话筒一个人在哪里吼。电话的另一遍的兄弟时候全部找到我哭诉,那是个什么品种的奇葩。操着老家话霍霍了一群电台兵……

讲了这么些例子其实就是为了说明我们接下来的训练内容——练嘴功。那份祖宗是一份没有逻辑的字根,你要背出来不难。难的是那些拗口的字经常会让你的舌头来不及发音导致读错。这事不能忽视。于是得练!

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那一个秒表。旁边老兵听着;秒表摁下的瞬间开始背诵,声音要低之能周围一米内听到,吐字要清晰不然背了也是白背、时间要快快到符合一个变态的时间规定。这三点就是接下来的噩梦了;三点里任何一点出错都是一场不堪回首的体能快餐。那种条件下造就了后来的我出口成脏的忽悠功力。

相比于之前的记忆,这段时间的训练无疑是更加艰难的。嘴皮子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我们必须做到。于是电台班有了这么一句精辟到位的总结写照——秒表在手浑身发抖。

那时真的被那个小小的机器吓到了,我也有好几次手里攥着秒表。嘴皮子却哆嗦的不听使唤;强自做了许久心理暗示才能好好的背诵。

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折磨我们太久,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拉练的开始把我们短暂的救出了这潭头脑的风暴;并在拉练中更换了一下脑子,拉练回来后直接进入了第三阶段的训练。

(嗯……还是束手束脚;不过没有关系。想要真正了解的朋友如果来得及就去当个兵吧;切身体会一下,那种感觉哪怕你跟我描述的不是一个岗位你也不会吃太多的亏。所有的苦都没有白受的;好些战友经历了一场服役回家都自己创了业。我很羡慕他们的;连队里两个地区的战友彼此发现了商机,你那里缺啥、我哪里正好富裕。于是俩人一拍即合;是不是让人很头疼?扯远了,下一章我讲的是拉练了。这是一个部分大学生都有过的经历,不过相信我部队拉练真的不像你们体验生活似的那么温柔。回忆起拉练;每次都心疼我的脚,那种打水泡的痛——你咋就不想体验一下?长那么厚的老茧……就你特别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