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与少年》
云端的大地7
路——对于一个野战军军人来说是有着奇特感情的。
我们的祖国是个基建大国,你可知道哪些戈壁、边界、高寒冻土区里有多少路?
路我们是见得到的,不过作为野战军。我除了运兵车,个人而言却是很少走路的。凹凸不平的地形是我们经常面对的地形,隔壁上是如此。不久的将来路过西藏的草甸也是如此。
我不知道电视上齐腰高的草场是不是因为我们来的季节不对?还是地区问题。总之我没有如愿见到——飞过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相反我遇到的更多是蕨类地癣植物,那玩意我叫不来名字。不过他们很厚实,也很耐寒。踩站上面有种妙不可言的踩翔感……
机动离开火车轨道是漫长的,以及枯燥的。
其中最辛苦的是司机这类驾驶兵,驾驶兵都比较辛苦的。他们的辛苦是呈周期性的;他们出一趟车就是一次极其辛苦的,经常长时间驾驶一辆车一天一夜。经管每个几个小时就会休息会儿;不过往往遇到刻不容缓的任务,他们需要的是全神贯注整个行程。
戈壁滩的时光是枯燥到极致的,天天都在适应。说实话有点散漫;但是你得辩证的想,这里是几乎最后可以直升机送返回四川的地方了。在往后的旅途里,即将进入直升机都够呛能支援的地方了。科学耐心的过度是对全体人员的负责;过了这里大家将各安天命,全靠自己的意志和身体里~
沿途是路过可可西里的,那条孤路我们踏上了。一路贯穿戈壁,直通可可西里深处——
车队在戈壁里一直走着,景色并不宜人。但是就是我说的那般——生机勃勃
动物不是没有,偶尔有藏羚羊之流在远处警惕的看着车队驶来。车队走在公路上,他们明显是不怕的。真正值得让他们回头飞奔的是哪些改装的越野吉普。
沿途有非常多的点,这些点说实话每一个都是人迹罕至的补给点或景区。景区基本未开发和未开放;补给点基本很寒酸、很孤单。
在这种鬼地方驻兵站工作……想想就折磨人,屋漏不是什么稀罕事。西北风是这里的住民,没有其他风在这里游荡。温柔的南方风侯跃过群山来到这里也会变得狂野,掀翻或者破坏补给兵站的设施是常有的事。
万山之祖不是用来爬的,你万万不可有攀爬它的念头。它不是大的问题,而是让你无觉的问题。
进入昆仑山公路你会无知无觉那是一座山,公路没有明显的上升感。为什么?因为大!
那片山海里海拔又些许奇妙,你总不知怎的便攀到了一个极高的海拔。哪里的路太平坦,让你感觉不到坡度。
我经常被人问昆仑山的一些神秘事件什么的,他们想求证什么。我……其实吧,琢磨说呢?国家是为了防止有人去作死。大家能懂么?
昆仑山真的大,而且都是玄武岩的山体。磁场会影响很多精密机械的使用,北斗在山里定位都费劲。别说呼救了……人都是贱骨头,大家别不爱听。无遇到过很多西藏自驾游的人,一会咱们细说。当下讲重点。
人经常被所谓的探知欲搞得莫名作死,昆仑山超级大的。如果你没有昆仑山的向导或详细地图把你走丢到里面那就基本凉凉了,搜救队都很难找到你。而绝大多数人都是嘴上天王老子,行动却很诚实的。进山之前我不会迷路!迷路都不用你救什么的。往往救出来的时候却埋怨救援来的太慢……
不说狗咬吕洞宾吧,给谁都觉得这事办的脱裤子放屁……
所以,昆仑山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资源浪费。相比于搜救需要的成本,禁止私人组织去作死拦岗设卡的哨兵就经济实惠多了。
没有什么乱码七糟的灵异事件,哪都太玄乎了。磁场本就是因为玄武岩山体导致的不可消除的地理特性;雷暴啥的我们在戈壁滩上都经常遇到,更别说昆仑山了。这里的气候更加变幻莫测;经历有局部的雷暴啥的。远远看去真的跟有人渡劫似的……所以大家都解惑了吧,以后不要瞎看胡编乱造的报道。相信科学好不?
接下来说说西藏自驾游吧……
西藏自驾游我并不提倡,不是因为不值得。而是希望大家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接下来讲的几点问题:
一、你驾车技术很牛?
二、你在高原反应的情况下能正常开车?
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西藏天路上你高反严重的话,如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