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陶义初步的考虑是,这个项目如果同事那边反馈过来确有其事,那就让韦喜投个几百万,但前提是“大背头”得将恒原总部给迁过来。他休假几天,居然给区里拉进一个年创税收二十亿的大企业,这对他意味着什么啊!对韦喜,他会配合尤律师一直关照下去的,免费服务。你韦喜出个几百万,不见得一定失败,试一试应该值得吧。
还有,从韦喜昨晚跟他谈及丽芬母女俩的态度来看,陶义觉得韦喜和晓晓是不般配的。晓晓对韦喜没有感觉。丽芬是看在韦喜有钱和容易被控制这两点上。两个小家伙如果结合在一起,将来都不会有好日子过。昨晚在快要结束与韦喜的谈话时,陶义向韦喜坦率地表达了他对韦喜和晓晓关系的看法。韦喜没有吱声。
其实,陶义内心倒觉得雪梅和韦喜蛮配的。雪梅的回乡创业,也给韦喜提供了一个发展空间。雪梅的人品加上新农村建设的舞台,对韦喜这么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他韦喜只要从利息里拿一点出来,风险不要太小哦。他脑子再笨,跟在雪梅后面怕什么。这小子的一生也算有托付了。当然,昨晚他没有透露一星半点儿,得另外找时机。
没想到的是,“大背头”说到还真做到了。这边陶义一面在托几条渠道打探凯尔酒庄收购事情,一面在和自己的分管主任商量有无可能向区领导汇报一下。分管主任是他的老上级,倒也想能促成此事,一为区里引进个大项目,二又可以为自己老部下解解围。那边“大背头”已经把迁总部的建议同董事长说了。董事长说不排除有这个可能,着董秘马上与陶义联系,进一步了解了解情况。
胖跟班喜滋滋来把好消息告诉了陶义,同时也询问区领导对做通尤律师是什么态度。
陶义心里一阵欣喜,但他又不能说得把酒庄的事核实了才能跟区领导说,便说委领导已经同意,区领导正在开会,他们会抓紧汇报。他又添了一句,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胖跟班有点不乐意,那神情似乎在说,我们来真的,
你可别糊弄我们哦。
陶义心里是这样想的,如果酒庄的事不靠谱的,那他也不会去拉那个二十亿。酒庄收购确有其事,他至多动员韦喜出个一千万,见到“大背头”为他这么卖力,他就不由在内心里自己为韦喜增加了一点投资。不能再多了,投资毕竟有风险。如果“大背头”不满意,他也不会再在意那个二十亿的。所以,刚才他没对老上级把话说死,即使区里做通了尤律师工作,那个总部也不见得一定会过来,理由是对方开出的其它条件也蛮苛刻的。分管主任表示理解,我们做一步看一步吧。
胖跟班有点不情不愿地把一张写有恒原董秘姓名、手机号的小纸片递给了陶义。陶义连声道谢,说区领导那边一同意,他们经贸委会马上派人去做工作的。胖跟班转达了“大背头”的意思,一定要想办法在后天回去前搞定转款这事。
胖跟班还没离开房间,“大背头”又给他发来一条短信,说是有两家注册资金亿元的企业愿意迁入s区,提供了联系人,让陶义派人前往接洽。效率可真高呵!陶义暗自赞叹,他又一次道了谢,说他回去后自己来操办,还要给他们争取最好的政策。胖跟班说,都是臧总的朋友,政策的事也不必太讲究。关键快把那个尤律师搞掂。
此时此刻,陶义的天平有点向“大背头”倾斜了。如果说原本是想证伪酒庄收购事,现在打心眼里希望这是桩千真万确的实事。
陶义给恒原董秘打了个电话,想先是礼节性地接上头,具体等他回来后再专门上门拜访。没想到,董秘很当真,他告诉陶义,恒原总部业务发展势头确实不错,董事会想再将几块核心业务做个整合,打包上市。肯定放在国内,不过是在深圳还是上海未定。陶义介绍了市、区两级对拟上市企业的专项鼓励政策。董秘听说区里也有专门的上市企业服务办公室,还会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蛮感兴趣。陶义又给他介绍了一个案列。区委秦书记为了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的上市,亲自走访部、市相关部门,终于赶在去年最后一批上会审核前完成了全部材料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