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被遗忘的过去(1 / 2)

逸儿回来啦,过来让母妃抱抱。坤宁宫中,一位穿着雍容华贵的女人站在宫门出迎接回来的儿子。

贵妃娘娘,让老奴替小王爷净手吧。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嬷嬷说道。

好,逸儿乖,让嬷嬷给逸儿净手,母妃已经给你准备了你喜欢的蟹黄膏,一会儿拿给逸儿吃。

好,儿臣知道啦。软糯的童音响起,惹得贵妃欢心不已。

逸儿最乖了。

如果有人能看见这一幕,就会发现,这个逸儿不是旁人,正是太子沈绛。

沈绛是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位皇子,皇帝对他疼爱有加,一出生就封他为王爷,赐号睿,名为睿王,又赐良田千亩作为封赏。除了给他起名沈绛以外,还给他拟了字,叫逸林。他的生母因生子有功,直接从嫔位升到了贵妃,一时间母子二人风光无两。

逸儿,今天先生都交了什么呀,说给母妃听听。贵妃如常询问沈绛的功课。

回母妃,今日先生讲了孔孟之学,主要讲了《孟子》,教导儿臣要为政以德。小沈绛放下手里的蟹黄膏,奶声奶气的说道。

那逸儿给母妃讲讲,为政以德是何意啊。贵妃目光一闪,继续问道。

先生说,为政以德,是说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小沈绛模仿先生的动作,摇头晃脑地说,意思就是,君主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君主转,上下一心,国家才能稳定安康。

逸儿说的真好,看来逸儿有很认真的听先生的话,值得表扬哦。贵妃亲昵地伸手刮了一下小沈绛的小鼻子,话锋一转,严肃道:可是逸儿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先生会教导逸儿要为政以德呢?

沈绛眨巴着眼睛,天真的说道:因为先生希望儿臣以后能施行仁政呀。

逸儿只是一个孩童,又为什么要懂得日后参政之道呢?贵妃又添了把火。

小沈绛苦恼地挠挠头,这逸儿不知,还请母妃赐教。

贵妃招手,将小沈绛揽进怀里,俯身在他耳边轻声说:因为逸儿将来会是我们国家的君主。

小沈绛不解,可是先生说,只有太子才可以当皇帝啊。

傻孩子,贵妃用手指点点小沈绛的额头,母妃的意思就是要你去争当太子,如今陛下登基不久,皇后膝下唯有一女,这便是你要抓住的机会。

小沈绛似懂非懂,听话的点点头,儿臣明白了,儿臣一定不会辜负母妃的期望。

真是乖孩子。贵妃把小沈绛抱在怀里,眼中精光必现。

沈绛回到东宫,屏蔽左右,独自坐在书房里,桌案上赫然摆放着一幅梅花图。他看着画,陷入了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