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病急乱投医(2 / 2)

八零旺家小媳妇 颜笑 1061 字 2021-02-26

“铁饭碗”不是坚固不摧的,厂子的经济效益太差,就算能靠着政府的支援苟延残喘几年,可几年之后呢?

那么多张靠着厂子吃饭生存的嘴,只单纯地依靠政府支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厂子本身不能“造血”,政府的支援不是灵丹妙药,只能维持一时,不能依靠一世。

没了政府的支援,制衣厂那么多的工人要靠什么来养活?

徐厂长越想越心慌慌,他甚至做了最坏的预测:假设因赵望娣闹出来的抄袭风波,导致先锋县制衣厂办不下去,里头的工人们将会面临失业危机。

而徐厂长这头识人不清的“领头羊”,以及抄袭风波的主角赵招娣,必将会成为n个家庭唾骂的罪魁祸首。

他们二人的名字必定会被刻在耻辱柱上!

赵望娣是没心的人,她自私自利惯了,做什么事最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

先锋县制衣厂倒闭了,赵望娣顶多只会觉得少了个捞快钱的好地方,工人们的指责和唾骂,对她而言顶多是有点烦,并不会对这些被她的骚操作而遭殃的“池鱼”抱有一丁点的愧疚之心。

徐厂长跟赵望娣完全相反,他一心想把制衣厂做大做强,接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也承担不起这么重的后果,更不想看到工人失业,跑到他家堵门、抗议的事情发生。

要知道,徐厂长做梦都想要先锋县制衣厂发展起来,经济效益节节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吸纳更多的工人。

为此,徐厂长得知程有贵的身份,想要走捷径,才会对赵望娣大开特开绿色通道。

他本以为可以靠着程有贵和赵望娣来为厂子争取到省城程家的照拂,结果换来的却是影响极其恶劣的“抄袭风波”!

所以,徐厂长非常积极地寻找出路,动用他所调动的人脉来想对策,应对这次的“抄袭风波”。

“向前,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要你帮我们厂子解决掉这次危机,我,我欠你一个大人情!除了欠你人情之外,我会特别给你安排到销售部门,每个月给你发底薪,至于提成就看你卖出去多少货!你觉得怎么样?”

经过刚刚这一番你来我往的商讨,徐向前对徐厂长的人品多了几分了解,他这人很乐意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徐厂长这样的人很值得结交。

“徐厂长,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招娣的设计图不能令你和其他人满意的话,那我是不会参与后续的销售。”

徐向前不愁没钱赚,他来钱的门路多的是,其中跑长途是最赚的,南来北往的货物南边买,北边卖,他做中间商赚取差价。

七十年代不同赵天宝生活的后世,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南货北卖赚取的中间差价足以让徐向前小日子过得特别滋润,路子走得多了,风险是压到最低,没必要再开辟一条新门路。

所以,这场交易里,占据主动权的人是徐向前,而非一厂之长的徐厂长。

“老柳那批积压了那么久的布料都能卖得那么好,我相信小设计师的实力!”

徐厂长认清楚自己的位置,他非但没觉得徐向前狂妄,反而觉得徐向前性子沉稳,是干大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