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团队观摩学习(2 / 2)

这边现在正在热火朝天的工作,一件件生活用品、工农业用品被不断的制作出来。

这些制成品被送到了集市、商铺,对部族百姓售卖,通过商品流通进入社会生活。

对于陈天部的工厂,八部宾客非常感叹。

因为这些工厂的生产效率实在太高了。

就比如一把普通镰刀的生产过程。

他们看的清晰,第一道工序是将半成品的铁片敲打成镰刀,然后有人将镰刀装上把手。

就是这么简单,两个工匠一天能做二十好几把镰刀。

宾客们都好奇那些半成品是哪里来的。

于是陈远带他们去了城外的钢铁作坊。

这里只负责生产半成品。

铁条、铁块、铁片,各种造型的铁质半成品应有尽有。

钢铁作坊的生产步骤,只是将已经砸成粉末的铁矿石熔炼成铁水,然后铸轧成所需要的形状。

其实整个镰刀的生产过程一共分到了三个地方同时进行。

最开始的步骤肯定是采集铁矿石的铁矿厂了。

但是铁矿厂在人皇鼎内,陈远就不打算带宾客们参观了,只是稍作解释一番。

之后就是钢铁工厂和铁器作坊。

对于这种分工明确且效率超高的生产模式,宾客们全都将之记在心里。

所有人都打算回到部族后,立刻就开始实践这种生产模式。

从工厂区离开后,陈远带着大家到了一旁的新城仓库。

仓库里一排排整齐的货架让宾客们眼前一亮,这种存储方式装的又多,东西摆的又整齐。

根据陈远的介绍,宾客们了解到分类存放的另一个好处。

存取货物只要找到对应的编号,按照货架类别与编号就能找到要找的物品。

这种存储模式让宾客们佩服不已,纷纷表示要回去学习借鉴一下。

陈远心中好笑,他们现在是听着自己的介绍,明白了其中妙处,但是想要具体实施,却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不识字!

分类存储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识字,虽然熟能生巧,时间能让一个人记住种类的摆放地点。

但是陈天部这种,随便一个人只要认识字,就能按照说明书,找到指定物品。

如此便捷程度,他们是达不到的。

对此陈远也没有多做解释,有些困难只有遇到了才会深刻了解。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去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

在仓库除了存储方式,大伙儿还对三层的建筑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得知这一切归功于水泥时,八部也都对水泥起了仿制的心思。

从仓库离开,下一个参观地点是新城粮库。

对这种新型的地窖粮仓,最感兴趣的就是姜成和罗兰两人了。

他们昨天就说想要学习这种地窖粮仓的建设方式。

陈远也毫不吝啬,将这种粮仓的建设要点告诉了他们。

其实这种技术性的东西光靠眼睛看耳朵听,即便当时学会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

陈远当年有土部落的实践经验,还有含嘉仓的理论经验。

现在这种比较完善的地窖粮仓,也是尝试了十几次才建造出来的。

【作者题外话】:求个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