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赞李石拦住他道:“这样不行,跑过去天都要黑了,兵疲将乏,怎么和鞑子战斗?何况,我们是步兵,对骑兵也不占优势,得立刻派人通知骑兵来救援,同时,还得想个办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周遇吉眉头一皱:“还能有什么办法?”
李石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但他觉得这样冲上去,就是无谓的牺牲。
“有时候,牺牲是必然的,我们过去,哪怕阻拦鞑子一时辰,咱们后面的部队,说不定就能够从容布置,全歼鞑子。”
“那好吧,我们快点进军。”
周遇吉让士兵尽可能多带弹药,能背多少背多少,弹药用尽之时,就是为国尽忠的时刻。
多尔衮派人守住喜峰口,然后,就将部队分成三路,如今大明实力比以前激增,他们不可能像崇祯二年一样,在关内肆意抢掠达半年之久,于是,他约定一个月后,全部到喜峰口汇合,然后出关。
周遇吉他们跑步去喜峰口,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了,这里的鞑子人马已经散去,只有留守的三千多人。
这一路,从喜峰口溃败的士兵,收容了五百多人,其余可能都牺牲了,周遇吉心里很难过。
可惜,喜峰口的大炮都被敌人占有,连炮火都没有来得及销毁。
这都是陈演提前安排好的,守卫火药的是他的人。
多尔衮对陈演十分满意,眼下,让他帮忙守关,等返回辽东,再论功行赏。
当斥候将打听到的消息报给周遇吉,周遇吉和几个参赞合计了一下,决定进行夜袭。
陈演为了给新主子表功,竟然将火炮全都对准了关内,周遇吉的夜袭没有成功。
翌日黎明,山海关的援军到了,他们不仅带着大量辎重,还有十多门大炮。
山海关最早的红夷大炮,已经运回去重新炼钢了,这些都是新配给的大炮,比喜峰口上的射程远,威力大。
两边开始对射,城墙上的当然有高度优势,一开始这边有些吃亏。
周遇吉让人在大炮前面挖沟,筑矮墙保护炮兵,两边就这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对轰,直打到都没了火药,周遇吉才发出冲锋的号令。
山海关的援军过来,还带了好些旧军的武器,足足几百筒的一窝蜂。
一窝蜂就是一个大木头里面钻了很多孔,孔中装箭矢,箭矢后面有火药,点燃一个一窝蜂,就会有几支或更多的箭发射出去。
周遇吉让士兵把一窝蜂全部点着发射,顿时关墙上火箭如飞蝗,守军根本抬不起头来。
明军就这样冲了上去,鞑子近战凶悍,明军士兵自然有办法对付,那就不和他们近距离肉搏。
大家相互掩护,后面装弹,前面射击,层层递进,战斗从天亮打到黄昏,终于夺回阵地。
陈演见事不可为,带人逃跑,被小将尤大力追上,一顿砍瓜切菜,全都身首异处。
周遇吉让人将陈演的脑袋提回来,用石灰销了,装在盒子里,送去京城报信,同时,又派人向山海关请求支援,火药又用完了,实心弹可以从地上捡回去再用。
他召开誓师大会,决心和喜峰口共存亡。
戚永芳接到喜峰口被破的消息,大惊失色,立刻派人给骑兵送信。
京城、蓟州、山海关、宣府都有骑兵,蓟州和山海关已经接到消息,自发追击敌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