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的步兵在第二轮炮响之后,迅速爬起来,结好了阵势,第一排,全都是长枪兵,他们将厚重的包铁盾牌竖在身前,长枪架在上面,用身体紧紧扛着枪和盾。
长枪兵后面,就是火枪兵,因为枪杆沉重,必须使用支架,一个人架枪,一个人负责装弹。
全都是定装的纸包弹药,塞到枪里,用通条压实。
后排的鞑子骑兵因为地面障碍物太多,速度大大降低,不然,早就冲进了大阵。
火枪兵又急又害怕。手心都是汗,好在平时训练严苛,这会儿都成了下意识,快速装填,听到尖锐的哨音,立刻扣动扳机。
又是一张火网,从硝烟中忽然闪出,跑在前面的鞑子兵,又是齐刷刷地摔倒在地。
因为枪太重,不适合三段射,只进行两段射击,可是这种重枪,一次性发射的火药和弹丸多,打击力度大,可以说,一声枪响,就是一张大网,所向披靡,挡我者死。
这回,枪声就没有停止,一声接一声,火网不断闪出,还不断前移,鞑子兵和明军的距离竟然在拉大,这还怎么冲过去?
皇太极设想得很好,先围点打援,然后再攻城。所以,在这里设伏的,乃是精锐鞑子兵和一部分蒙古兵马。
前面死的多是蒙古兵马,他们被逼着当炮灰。
眼看着自己前面的人都倒下了,那些蒙古兵调转马头,就朝战场的两侧逃跑,哪怕鞑子的督战队挥刀杀人,也挡不住败退的脚步。
蒙古鞑子跑了,后金鞑子彻底暴露出来,可是马的速度已经起来了,他们想收住脚步也不可能,火网又一次从硝烟中闪出,狠狠撒向鞑子兵马。
与此同时,大炮也响了起来,这会儿功夫,炮兵将大炮的炮口调高,开始抛射实心弹。
虽然实心弹效果不怎么样,有时候一个人也打不死,但对敌人心理影响很大,因为火炮打得是缩在战场后面的人。
战争中,缩在后面的,都是指挥人员和他们的卫兵,那是军中的金疙瘩,最值钱的所在。
火枪一声声,打在冲在前面的人身上,火炮隆隆,对付着缩在后面的指挥官。
大金兵马还没见过这样的阵势,都吓坏了,几年不见,大明忽然就鸟枪换炮了?
没法打了,快撤吧。
头一回,鞑子兵马在面对明军时,只冲锋了一次就狼狈逃跑,留下一地死伤的人马。
卢象升看到潮水一般退下的鞑子兵马,遗憾地咂咂嘴:“我要是有一队骑兵该多好。”
皇太极设想得特别好,围住大凌河城,打击前来增援的明军,等大凌河城的兵马弹尽粮绝,他再进行攻城战,最好是逼着大凌河城的明军投降。
没想到,第一仗居然打输了。
当他的大侄子岳托,满头汗水地跪在地上,说出败了两个字时,他简直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明军的火炮和火枪,特别犀利,从未有过。”
“什么?”皇太极惊讶地瞪大眼睛,甚至都忘了满腔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