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奏折这么少?”崇祯有些奇怪。
温体仁把张嫣不许大臣在折子上写废话,不许写请安折子,不许报祥瑞,不许无根据弹劾。等等要求说了一遍。
崇祯目瞪口呆。
他心里也想这样,看那些无用的废话很浪费时间,而且,耽误正事。
但他却没胆子说出来,唯恐大臣说他不懂欣赏、不勤奋,懒惰。
如今,懿安皇后做了他不敢做的事情,他心情很爽。
温体仁动手收拾桌上的奏折,不动声色中,将这些排了顺序。
崇祯拿起一本翻开,工部要钱的。
“工部最近花钱很多吗?”
“皇上,炼铁和铸炮都是很花钱的,国库那点银子,除了辽响,就是铸炮,赈灾都没银子。”
温体仁很反对炼铁铸炮这些事情的,银子就该大家拿来贪污,怎么能去做实事?
赈灾、辽响,都过文臣的手,真正落到实处的不足一半,炼铁铸炮被懿安皇后插手,全程有人监督,文臣连一文钱都贪不到,现在意见特别大。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温体仁自然希望多多笼络文臣。
崇祯想起来,这还是他安排的,就问:“炮铸得怎样了?。”
“据说炮厂取得了巨大突破。”刘宗周忽然插了一句。
“什么?巨大突破?说说看。”崇祯很振奋。
温体仁恨不得拍刘宗周一巴掌,两人为了权利,斗得你死我活。
“具体不详,皇后命令炮厂保密,除了她,谁也不知道。”刘宗周愤愤地道,“后视臣等为豕犬尔,如此大事,瞒着内阁,哼!”
“瞒着你等?”崇祯更吃惊,也很疑惑,“为何?”
“皇后说京城有建奴的奸细,东厂、锦衣卫已经抓了不少人,皇帝,好些都是从大臣家中抓走的,这两天人心惶惶。”
崇祯的眼睛瞪圆了,懿安皇后这是要干嘛?朝中大臣,竟然有通建奴的?
“皇上,皇后将铸好的大炮都送走了,秘密的,现在,谁也不知送哪了。”刘宗周继续说道。
铸造厂就是烧钱的地方,张嫣刚开始让东厂和锦衣卫暗里威胁京城的几个勋贵,弄到了些银子,可是不可能一直靠威胁,逼急了,会出事的。
没办法,张嫣才下令接收了运河的两个钞关,用那里的税收支持铸造厂。
镜子将收的炼铁炉和炼钢炉子放到了京郊,这种后世被淘汰的东西,在明朝都是先进得不能再先进的了,炼出的钢材铸造大炮,重量轻,质量好,不怕炸膛。
这些军国重器,当然得保密,因此,厂里的技工和管理人员,都不许出厂一步。所有生活用品,有专人传送,他们的薪水,家属直接从指定的钱庄领取。
厂外两百米之内,不许植树,连荒草都没有,外面围着栅栏,有军士持弩虎视眈眈地盯着,谁敢翻越进去,杀无赦。
所以,连内阁的人都不知道厂里的情况,后金奸细更不知道了。
崇祯听说了这些,心情很复杂,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京城里到底有没有建奴奸细呢?
要说没有,当年萨尔浒之战,建奴怎么能准确地知道明军行军路线,集中优势兵力,将四路围剿大军分别击败?
可要说有奸细,自己为何没发现?这不是证明自己笨,不如一个女人?
不如一个木匠,都让他火冒三丈,不如一个女人,简直比杀了他还让他难过,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