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见张嫣做得有声有色,感佩之余,并没有多想,张嫣趁机换了两个御膳房的太监。
不久,崇祯的饮食中,就多了一味料,一个多月后,崇祯经常腹痛,人也瘦了,不久竟然发展到不能上朝的程度,太医也束手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崇祯不得不让人帮他,自从己巳之变后,他就对文官心存芥蒂,明朝文贵武贱,他也不例外,剩下能依靠的,就是身边的太监,曹化淳、王承恩等。
曹化淳和王承恩就不贪腐?就可靠吗?
历史记录,这俩也爱钱,也不干净,崇祯对国事的把控和处理,那是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为了照顾崇祯,周皇后经常去上书房。
崇祯身体不好,很需要人关心,这时候他又后悔抄了周家,毕竟别的勋贵也不好,田贵妃娘家更不好,还有盐商,没一个好东西。
天下乌鸦一般黑,他却独将老丈人的家抄了,很对不起。
皇帝对自己和颜悦色,周皇后已经很高兴了,哪里还敢有怨言?有事没事,她都会过去看看,以前,崇祯身体好着,她不敢去,如今,不一样了。
那天,崇祯又腹痛不已,手里的奏折都掉在地上,恰好周皇后过去,扶着他躺在榻上,帮他盖上被子,然后,随手捡起那份奏折,无意那么扫了一眼,不由愣住了:“圣上,母猪生象,这怎么能是祥瑞?妖孽矣,乱世妖孽生,先帝留下这样的烂摊子,真难为圣上了。”
崇祯继位以前,很看不起天启,觉得自己英明睿智,必能将国家治理得海晏河清,四海宾服,如今登基四年,还不如天启年间呢。
周皇后却把这一切,都归到天启身上,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谁能治理好?
崇祯的心情立刻就好了许多。
周皇后见皇帝没有反对,几拿起奏折,一份一份地看,每个都给出一个意见,简直和崇祯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崇祯让周皇后把她说的,都写到纸条上,夹在奏折里,然后,让王承恩按照那意思批示,发下去。
周皇后从这天起,开始干涉朝政。她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水平,乃是奏折先被铜镜扫描,铜镜教给张嫣,张嫣又给周皇后讲的。
铜镜里面,有一套系统,不然,真张嫣也没这水平。
周皇后帮皇帝看奏折的事情,不久就传到阁臣的耳朵里,首辅周延儒很不满,在皇帝面前提出抗议,让崇祯垂拱而治。
什么叫垂拱而治?就是自己当个傀儡,所有的事情臣子来做。
说实话,若是张居正那样的臣子,还可以放权过去,如今朝堂上都是什么人?首辅周延儒,就是个料片(不是玉石,人工仿品),温体仁更不堪。
崇祯闻言恼火异常,他本就是霸道性子,怎可能放权给大臣?若不是肚子疼,老婆也不能插手进来。
温体仁一直想当首辅,见机给周延儒下眼药,意思是,周延儒身边有一群很能干的臣子,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将国事处理好。
崇祯霸权,最怕大臣抱团对抗他,温体仁的话,更是火上浇油。
——温体仁觊觎首辅之位,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先联合周延儒,对付钱谦益等,周延儒当了首辅,他又想将这位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