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刚刚是去看二丫头了?听说她昨日里流了些血,现在身子总算是稳住了,可有什么大碍不成?”
小表姑母在原处站定,可面上却还有些急不可耐。
她的眼神老是向着点翠堂的方向飘去,似乎有些按捺不住了。
柳澄澄脑筋一转,立刻便想着估摸着是来了什么和小表姑母有渊源的人。
“二妹妹的身子没什么大碍了,只需要好生调理,日后多注意就行。您这么急匆匆的往大厅里去,究竟是为了什么?难不成乡下的那些亲戚们这么快就到了?”
柳澄澄顺着她的眼神望过去,能够看见半月形拱门里有人不断地来回走动着。
这两日府上的人来来往往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家们都要避嫌。
也就只有柳澄澄和两位表姑母,能够任意自由的出去看一看热闹。
闻言,小表姑母笑了笑。
“说的是早就已经动身了,我估摸着这会儿应该是到了,所以想去看看。上一次见着他们还是你大婚的时候,这一次便想着多让他们住两日,再多说说话。”
她言语温婉,说话时面上都是恳切。
可不知为何,柳澄澄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小表姑母所期盼的并不是清平乡的乡民们。
他们当年在乡下的日子可谓是苦的不能再苦。
哪怕是清平乡那个地方,小表姑母回去也不过就是有些感慨并没有多的留恋。
乡亲们偶尔也会到上京里来走动走动,并没有长时间未见。
更何况柳家本家的亲戚大多都不在了,无非就是一些乡邻。
“既然如此,那就赶紧过去瞧瞧吧。”
柳澄澄笑道,和小表姑母携手向着点翠堂方向而去。
能够让一个大龄未出阁的女子面上回春,那定然是有心仪的男人出现在了身旁。
只是此刻,柳澄澄并没猜到小表姑母是如何在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有了心仪之人。
她这么多年来因着自己的身子缘故,和大姐一样,并没有出阁的念头。
长安大街的街坊邻居们,偶尔谈起柳家的这两个表姑奶奶都会戏说一回。
像她们这个年纪出嫁,无非就是给人当填房。
柳张氏等人并没有一再催促她们出去找个婆家,这已经是很有理智了。
就连宇文祁之前也曾说过,柳玉郎虽是从乡下来的清贫之人,可柳家的家风是正的。
前厅里热热闹闹的,前来观看的街坊邻居们把整个门儿都堵得水泄不通。
点翠堂正中央的大院儿里摆放着几十口整整齐齐的箱子,上面都用红绸布盖着,布下还裹了金色的流苏。
一看这个派头,柳澄澄立刻便明白这是宫里的东西。
点翠堂正堂中,柳家夫妇正在和一个背过身去的男人讲话。
看着背影柳澄澄觉得有些眼熟,再多看两眼,突然就想起这是东厂督公周行也。
上一次见着他的时候,还是在宫里的宴会上。
周督工很得皇上的信任,现在已经全部执掌了东厂,整天忙活的就像是陀螺一样,停都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