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国际和中国的渊源(2 / 2)

象棋 卡卡西大人 2138 字 2021-02-16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最大区别在于特殊走法和特殊规则。中国象棋中除了帅和将不能直接相对以外,没有其他特殊的走法。国际象棋则有三个特殊的走法ashash王车易位、吃过路兵和兵的升变,每一种特殊走法都有很多规定,在国际象棋的入门教程上都有介绍,例如王车易位在五种情况下是不能进行的,这里就不逐一阐述了。中国象棋的走法很简单,然而出现重复局面使棋局无法进行下去时,就需要用规则来解决问题,长打被判为禁手,不变作负,至于长打如何规定,规则上写得很烦琐。而国际象棋恰好相反,有非常复杂的特殊走法,但出现重复局面时却有非常简单的规则ashash不变作和。另有一个特殊的规则ashash出现无子可动的局面,这一点上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判断胜负的标准截然不同,前者称为困毙,无子可动一方判负,后者称为逼和,判双方和棋。在国际象棋中,长打作和和逼和两个规则看起来似乎很不合理,但是其中蕴涵着无穷的魅力,这使得劣势的一方可以用各种战术谋求和棋,这些战术统称为谋和战术,这就增加了国际象棋的趣味。

对于长打的定义,中国规则和亚洲规则不完全一样,以下几种长打在国内规则中是禁止着法,而在亚洲规则中却是允许着法:a长要杀;b长要抽吃;c多子长捉一真根子;d一将一捉;e分捉多子。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中国规则的原则性比亚洲规则强,只要打的过程中存在得利的行为,例如要杀、要抽吃、多子捉一真根子,长打就算禁止着法。但是,亚洲规则的判断方法比中国规则简单,在没有裁判的网络对局中,计算机可以判断将、捉等直接攻击的着法,而对于要杀、要抽吃等间接攻击,计算机很难作出判断,因此在可行性上讲,亚洲规则比中国规则更合理。

因此,在对局过程中,对局者必须对规则有所了解,了解程度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熟悉规则上明确禁止的着法,避免不必要的判负;

2、熟悉规则上规定的不变作和的着法,避免在优势局面下被对手利用规则判和,例如兵和将长捉是允许着法,在遇到对手用兵长捉,并且自己局面占优时,必须主动变着,否则就会判和;

3、善于利用规则采取谋和战术,这是针对亚洲规则而言的。例如在局面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要争取制造对手无法避免的长打,例如长杀、长要抽吃、一将一捉等,这和国际象棋中的谋和战术是类似的。

4、把握规则的操作办法,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长打来消耗步数,争取时间,这是针对快棋赛而言的。通常长打发生后,允许相同的局面重复三次,当出现第四次重复局面时,就由裁判来判负或判和。所以当自己时间紧张时,例如需要在30秒种内走完5步,就可以考虑制造长打,3次重复局面就消耗6个回合,这样就可以安全进入下一个计时段了。

无论是中国象棋还是国际象棋,开局是棋手研究得最多的内容,和开局有关的著作在棋类书刊中的比例最大。无论开局体系有丰富,它们必然遵循某些局原则,这些原则包括:a子力出动顺序;b子力控制区域;c子力的协调与配合;d帅或王的安全。比较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两者的原则不是完全一样的。

首先,子力出动顺序是两者最大的区别,中国象棋要求先出动重子,其原因就是两种棋的火力密度不同,中国象棋火力密度小,出动重子可以最及时地控制局面,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而国际象棋正好相反,如果过早地出动重子,就可能把重子暴露在前线的火力下,反而陷于被动。

其次,子力控制范围也有很大不同,中国象棋讲究占领通道,因为中国象棋的子力是定域的,有明显的可以占用的通道。而国际象棋由于离域和兵阵的特点,开局时线路模糊,所以区域的概念才显得突出,而中心区域则是整个棋盘的制高点,因此争夺中心就成了开局的焦点。

至于子力的协调性与王的安全,原则性就不是很强了。过分讲究子力互保或兵形完整,会影响出子速度,失去战场或失去先手,对王的过分保护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