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精神(1 / 2)

象棋 卡卡西大人 2072 字 2021-02-16

第七百二十七章象棋精神

中国象棋博大精神!九十个交叉点三十二个棋子!可以说每盘走的都不一样!要想棋走的好首先要取得心理上的支柱!在走棋的时候不能分心!常常走错一步棋全盘皆输

走棋不能骄傲也不要谦虚实事求是!战无不胜!谈到棋艺性质时,棋谚告诉我们: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下棋就是一场斗智: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

下棋的根本策略是什么?棋谚说:兵贵神速,抢先入局。

下棋讲究先字,棋谚有弃子争先;宁失一马,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输。

谈到棋子的走法时,棋谚说:马行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

谈到下棋的心态,棋谚说:临杀勿急,稳中取胜。强调稳慎时又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棋谚还谈到了象棋各子的威力,车:一车十子寒。车正永无沉底月。马:马有八面威风,马蹬四方,马跳连环不用车,马踩无棋。炮:空头炮,凶恶难当。卒:卒坐宫心,老帅发昏。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讲到象棋各子的威力欠缺时,棋谚又说:输棋只因出车迟。低头车,阵势虚。马退窝心,不死也昏。马跳边,易被歼。炮进冷苍,难兴风浪。孤炮难鸣。单车寡炮瞎胡闹。高将多危。老卒无功。

马炮争雄互不相让时,棋谚概括两句话:开局炮胜马,残局马胜炮。

棋谚还辨证地阐述棋子之间的相克相生:当头炮,马来招。摆上羊角士,不怕马来将。马卒难破士相全。缺士怕马,缺相怕炮。缺士怕双车。

棋招中最忌什么?棋谚说:象眼谨防塞,马怕蹩脚,车入险地,炮勿轻发,臭棋乱飞象,无事不支士,将忌暴露。

什么形势最危险?棋谚说:连车重炮卧槽马,城里老将挨死打。车临头,马挂角,老将活不了。小卒坐大堂,将帅活不长。

下棋的艺德有何讲究?棋谚对旁观者的要求:观棋不语真君子。对当局者的要求:举棋不悔大丈夫。

棋谚还告诉人们下棋时不要太在乎输赢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棋是木头块,输了再重摆。

棋谚还对人间一切事物做了一个精辟的论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两百多年前,《梅花谱》的作者王再越先生对象棋评了两句话。一句是叹英雄,勤勋立业类枰场,另一句是看世情,争先好胜似棋忙。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以象棋讽刺那些甘作封建统治阶级爪牙来血腥镇压人民的英雄,批评吃人的封建社会私欲横流争名夺利的卑劣行径。

志不同,道自然不合。王再越在《梅花谱》里追求的是为象戏以消岁月,得意疾书真有行至水穷、坐看云起之妙

对这样的评价予以理解。但反过来说,对象棋的上述两句评说也可以从另外角度读出积极意义来。坐看云起当然好,但勤勋立业也未必不佳。从象棋的角度理解,车、马等生存空间、发展空间并不很大,他们的价值只能在勤勋立业中建立。换言之,它们的支点在棋枰上,并不能按照个人的意愿脱离之。假如放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勤勋立业四字,倒是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从象棋的外在形态分析,象棋是一种个人性活动很强的项目,不争先好胜,你就没必要下象棋。苏东坡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只能针对他个人而言。此外,象棋又是一项集体协作性很强的项目,在争先好胜中要协调好与群体、他人的关系。

象棋的时代精神就是如此,它是各种矛盾连起来的统一:有的跨马,有的骑驴,有的推车,反正都在一条道上赶路。

从历史的审美角度着,围棋是一瓶茅台酒,高雅而自在;象棋是一壶女儿红,世俗而奔放。

看围棋比赛,棋手投下的是智慧;看象棋比赛,棋手走出的是力量。围棋更多的属于高人雅士,它追求的是自己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它更多地带有浪温的艺术化,比如棋形之美,黑白子的组合,让人在色彩感觉间就能翩然成仙。而象棋就不是这样,象棋不需要审美化的修饰,象棋更多强调的是等级身份的差异,个体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象棋的本质是擒贼先擒王。而围棋子在人文精神上是平等的,无所谓高低贵贱,棋子间相携手同行,走成大模样成活,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从这点上说,围棋比象棋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