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中的将和帅,则像人一生的奋斗目标,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如果将帅被灭,人生怎么能算是成功呢!
小卒数量虽大,但力量却很微小,只有在车、马、炮的保护下才能一步一步向前冲。就像我们人一样,只有相互团结,力量才会强大,我们只有依附团队的力量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人生就是一盘棋,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高瞻远瞩,走错一步,满盘皆输。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这枝词苑最夺目的女儿花就是李清照,其不但被词坛尊为婉约宗主,诗、文、赋亦开一代之先河。而且工书善画,通音乐,精于金石考古,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是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第一个为象棋著书的才女。
李清照在她的《打马图经序》中说:大小象戏,弈棋,又仅可容二人。又说:予性喜博者,皆耿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这里的博指博弈而言,她尤其喜爱象棋的出入用奇。
她说或出入用奇,有类昆阳之战。所谓昆阳之战,即后来刘克庄《象弈》一诗中的昆阳以象奔,是宋诗人中用作比喻象棋的典故。昆阳,县名,今河南省,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说:光武帝刘秀和王莽的军队曾战于此,莽军用象等猛兽助战,但为刘军所破。
李清照的打马图经序中即叙述了这段历史典故。其《打马图》并收于宋朝陈元靓编的《事林广记》中,实为文坛第一才女所绘制的象棋盘图。
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之间经常一起下棋,而且他们视下象棋为博弈之上流、闺房之雅戏。
前文所说的耽之昼夜,每忘寝食,实为夫妻对弈生活的写照。有趣的是这对恩爱夫妻,对弈起来却十分认真,他们俩夫妇如果下棋的话,必先以抛铜钱猜先手,并于开局前煮好一壶上等佳茗,胜者始得品尝。
有一次,赵明成得了李清照一子,自以为稳操胜券,伸手去端茶。李清照按下夫君的手,说声请慢,顺手策马入卧槽,顿成杀势。她高兴得跳了,拍着纤手说:我赢了,天助我也!说时已端起桌上得古董茶杯,一饮而尽。
而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历史的本像,元人陶宗仪编的《说郛》中收有一《打马图》的棋谱。有人认为此棋谱出自李清照,很可能是她与赵明诚的对局记录呢。而我们如果撇开严谨的历史考证不谈,细品一下《说郛》里的诗倒也确实应了此情此景,诗曰:
蟹眼龙团注玉壶,问君争得一杯无?
不辞人比黄花瘦,瘦减都缘打马图。
象棋在历史长河里经历了太多太多,沧海桑田,日月如梭,唯有象棋一直不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