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得到更多的临床医案验证资料,花重锦提议太医院跟京城各大药铺合作,毕竟他们面对的才是京城各阶层民众,能接诊各种病人。
陆太医等人自然也是没有异议,便当即写折子,请示皇上。
与此同时,花重锦则做具体的方案规划,安排人员。
她将京城药铺划分八个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由八个红牌太医各自分管一个区,负责跟太医院的各种联络工作。
同时各个药铺要派驻一名蓝牌太医,协助药铺进行临床验方信息收集记录等等。
而黄牌太医则在太医院,汇总整理蓝牌太医在药铺临床医案记录,并做最后的把关。
陆太医折子写完了,花重锦的医药大典编撰第二阶段的实施方案也写好了。
相互交换看过后,都表示没有问题,便一同由陆太医进宫上呈给皇上批阅。
皇上看过之后,龙颜大悦,兴奋地问道:
“陆爱卿,折子和计划方案都是谁想出来的,真真的了不起。朕忽然明白了,为何从太祖皇上起,就有编撰医药大典的想法,却未能实施,是因为少了这样的奇才啊。”
陆太医见皇上很满意,自然更是高兴,忙回道:
“回禀陛下,太医院跟京城各大药铺合作及计划方案都是王妃想出来的。”
皇上颔首笑道;“果然是王妃,她可是千年难遇的奇才,可惜不是男儿身,若非……”
说着,他深深叹息一声,陆太医也不好接口,只能点头附和着。
花重锦为了等待结果,她一直在太医院等陆太医回来。
陆太医将皇上的话,尽数转给她听,当然没有转述皇上那番惋惜的话。
花重锦听后自然是高兴,皇上支持,那么接下来就是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她随即将众太医召集在一起,做开工前的动员工作:
“各位同僚们,你们有信心,做好这医药大典编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吗?这可关系到此书准确性,是否能真正造福后世子孙。”
众太医都信心满满的承诺:“王妃放心,我们有信心。”
看着个个摩拳擦掌,踌躇满志的样子,花重锦很是高兴,笑道:
“好,我们一起努力,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向我或陆太医汇报,且不可放过,细小的疏漏,对我们来说都是能危及百姓生命的大事。另,需要什么东西,也尽管开口,我们会全力安排支持。”
“好!”
太医们齐声答应着,就如同即将出征的将士一般。
花重锦安排好太医院这边的事情,已经快晌午了。
陆太医提议由他来做东,请花重锦及同僚一起去酒楼吃饭。
花重锦知道他为官清廉,单靠薪水,养活一大家人,生活只能算是温饱之上的水平,便不忍心他破费,笑道:
“陆太医,等医药大典编成后,我们再好好庆祝一番,今儿就算了。我还要去医学监那边去看看。这边进入二阶段,那边也得需要抽调一些人手备用,以备不时之需。”
陆太医便不再坚持,花重锦带着妙雨从太医院出来,直奔医学监。
到了医学监,已经是用饭时间。
学员们都在食堂吃饭。
花重锦忙了一上去也饿了,便带着妙雨去食堂吃饭,不回王府了。
她一进门,学员们都从位子上起身,惊呼:
“花夫人,您来跟我们一起吃饭吗?”
花重锦没想到他们反应这么大,扬声笑道:
“是啊,我在太医院忙了一上午,过来这边正好赶上吃饭,便顺便蹭个饭,我可是没有饭卡的,你们不要介意啊。”
她这番话,把众学员都说乐了。
本来花重锦就跟学员们打成一片,也不时给他们上几节课,她讲课风格很特别,深受学员们的喜欢。
学员们都纷纷掏出自己的饭卡,让她用。
这时,负责食堂的大妈,出来笑道:
“花夫人来吃饭,不需要饭卡,我这就做小灶,希望大家别有意见。”
众学员都纷纷摆手回道:“花夫人应该吃小灶,我们不会有意见,若是没有花夫人,我们也没有这么好的学医机会,吃得好,住得好,学的更好。”
食堂大妈见状开心的点点头,笑道:“都是些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呢。”
花重锦却笑道:“大妈,不用开小灶,我下午还有很多事,就跟他们吃一样的就成。你给我打多几块肉,手别抖,嘿嘿,我喜欢吃肉。”
前世食堂打饭的梗,学生打饭就怕食堂大妈的手抖。
医学监里的食堂大妈没有这个习惯,她自然是听不懂,只是笑道:
“好好,没问题,给花夫人多打肉。”
妙雨跟着食堂大妈去盛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