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来日方长(2 / 2)

两人不再搭理王和,径直出宫,王和只得讪讪的回去复命。

庄贵妃见秦九邵及花重锦不给面子,气的摔了几个骨瓷茶碗,大骂一通。

恰好皇三子秦玄睿来了,见状疑惑地问道:“母妃,您跟谁生气呢?”

庄贵妃便将请不动王爷和王妃的事情,给儿子讲述一遍。

秦玄睿忙劝道:“母妃,虽我们是太子的人,可摄政王也不好得罪呢,您就别生气了。”

庄贵妃也是聪明人,听儿子这话,便不再摔砸,而是叹道:

“睿儿啊,母妃可都是为了你,就指望你能有出息,我也可母凭子贵。”

秦玄睿点头应道:“母妃的苦心我明白。王妃未出嫁时默默无闻,而今看来着实是个人物,远非太子侧妃能比的。她与王爷成亲那就是强强联手啊,太子以后日子怕是不好过了。你我母子还是远避是非比较好,免得被殃及无辜。”

他是个聪明人,怕隔墙有耳,跟自己的母妃说话也未挑明意思。

但庄贵妃跟儿子相处久了,本就是聪明人,自然也就明白儿子话中暗语,点头应道:

“睿儿说的极是,母妃明白。”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母子俩想到一块去了。

上午的事,庄贵妃正是因得知御书房那边的结果,担心让秦九邵和花重锦看出端倪,跟太子有什么瓜葛,从而处于被他们敌对的不利位置,才会派太监去请。

谁料秦九邵夫妻二人直接不给面子。

庄贵妃又听儿子这么说,自然是意识到问题严重。

在宫里待久的女人,都有一副见风使舵的好本事,她也不例外,若非也不会稳居贵妃位。

这边母子二人达成一致,不再明面上参与太子党与摄政王的明争暗斗。

那边皇后跟太子亦是商量对策。

“太子,你太操之过急了,秦九邵连你父皇都要让三分,好在今儿之事,你并没有被扯进去,但谨记日后,万不可再与临川侯那蠢货有何瓜葛了。”

皇后在内室,清退了下人,正色叮嘱道。

太子点头应道:“母后,儿臣明白。”

“既然当头一棒失利,那就暂时放下,等他们放松警惕再说吧。你也好考虑考虑娶吕太尉女儿进门,一来可以冲冲晦气,二来也有人挟制太子侧妃,免得她没本事却不安生,三呢,也能巩固跟吕太尉的关系。

吕太尉向来不参与党派之斗,身边也聚了同僚,能争取到这部分人的支持,对太子稳固自己权势自然是大有好处。”

皇后继续为太子出谋划策。

太子自然是满口答应,他早就厌倦了花玉容,也玩腻了彩莺,正想物色几个新人入府充实后院,巴不得迎娶太子妃进门,吕太尉之女那也是京城管家小姐中的佼佼者。

“一切全凭母后安排。”

皇后见儿子事事依她,自然是高兴,笑道:

“青儿啊,母后今晚就跟你父皇商量,今早择日为你大婚,娶正妃,得大操办。”

“有劳母后了。”太子开心的道谢。

这边也是母子商量妥帖,意见达成一致。

而秦九邵跟花重锦浑然不知,两人离开皇宫,径直来到太医院。

太医院中太医们都在忐忑不安的等待着,见二人来,纷纷行礼跪拜,被秦九邵制止了。

秦九邵望向花重锦,一副这是你的差事,你的地盘,我就不掺和了的模样

花重锦不禁摇头笑了,他又跟她划清界限了,可能划的清吗?

不过,她并没有推诿,而是对众太医笑道:

“今儿发生的事情,大家有何感想?不要有顾虑,大胆说。”

太医们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开口。

花重锦倒也不催,在太师椅上坐下,一脸微笑的等待着。

陆太医见状主动站出来,行礼说道:

“王妃,下官明白一个道理,邪不压正。多谢王爷王妃帮下官洗刷冤屈,往后下官定当更加努力办事,绝不向邪屈服,哪怕是用命来维护一身清白。”

说到这里,他双手一抱拳,继续说道:“下官相信皇上及王爷王妃一定会主持公道。”

花重锦闻听这话,拍手笑道:“陆太医忠心可鉴,值得褒奖。还有谁说说?”

这时张太医站出来,一脸羞愧的说道:

“下官知错了,往后不管是谁,再用全家老小性命相逼,也不会再被收买。宁可站着死,不再跪着生,人活的是骨气。在御书房,我都恨不得一头撞死,有负皇恩,有辱祖宗啊。”

花重锦点点头,十分真诚的说道:

“张太医你能有这番醒悟,证明你骨子里是正的。犯错不怕,最难得有错就改。我相信你日后定会言必行,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