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哪知道怎么挑选士卒啊,虽然带着田丰审配两位大佬,但他们也不是精于练兵的啊,说不得只能用绝招了。
挑选士卒刘和是不会,但架不住后世信息爆炸啊,军队强不强看什么?纪律性服从性协调统一性还要不怕死,在此基础上越强壮的越精锐,前面几条靠训练,后面这个强壮还不好办嘛,体能测试。
刘和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当下对鲜于辅道:“麻烦将军召军中吏员,配合两位先生,令士卒分成两部以各屯为单位先登记姓名,待登记完成后前往两位先生处考核。”
又对田丰审配道:“麻烦两位先生拿到名单后,以屯为单位分两处分别考核,考核内容两项,第一项,以来回路程十里为限,急行军,以漏刻为准,记录士卒跑完十里地的时间。第二项做俯卧撑,以数字多寡为准。不知道什么是俯卧撑?没关系待会我教你们。取两项综合成绩前三千人录取。”
田丰审配二人听到刘和要以什么俯卧撑选士卒,也没表现出什么异样,汉代名士大儒就这点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没见到效果前是不会妄加评论的。刘和三国有个制造大师马均,因指南车与其他人辩论,其他人皆不信有指南车,曹丕就命马均造指南车,马均就把他造出来了,其他人也就无话可说了,不过这人好像还没出生。
刘和又告诉两位先生先考急行军,同时在军中教士卒掌握俯卧撑的做法,等急行军全部完成后再考俯卧撑,田丰审配二人听完依法执行去了。
刘和想的也很简单,士卒体能好不好,跑就完了,战斗力强不强,全在手上力道够不够。至于身高体重?谁管的了那么多,太高太矮的到时候自然会淘汰了,至于体重?拜托,这兵荒马乱的,都吃不饱,还能长胖?
说道长胖刘和不得不吐槽一下现代人,都说唐朝以肥为美,知道的是丰满,不知道的说是胖。拜托,也不看唐朝什么情况,三国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战争,人们生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境地中,一个个还不瘦的和猴一样,到唐朝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了,吃的好了,不就胖了,人们能不欢喜嘛,非要一个个饿的跟个排骨精似的才好看啊。
事情交代田丰审配后,刘和就成了甩手掌柜的,没他什么事了,他只要等名单出来召集人就行了,而所有人考完试统计出来至少也要半个月的时间,刘和也不着急,毕竟练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没事的时候刘和就陪老娘聊聊天,去官府刘虞荀彧那看看。
刘和也终于在官府见到了华歆,华歆自来刘虞这后,刘虞见其才华,为人正直,而且两人都颇为朴素节俭,可谓兴趣相投,刘虞便委以薄曹从事,华歆又见公孙瓒屡屡犯民,遂常前去说理,公孙瓒现如今见着华歆就绕道而走,刘和听的暗笑不已,想他公孙伯珪一世英雄,也有如此狼狈的时候。
刘和也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干,他还是跟着刘虞荀彧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理公事的,毕竟自己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看刘和也大致知道了幽州的情况,幽州本为边郡,人口偏少,又经历黄巾与少数民族劫掠人口只有两百万人,但这几年经刘虞治理,从青徐迁来百万众,也就是说幽州现在实际有三百万人左右,如果按照十人一兵的话能组建三十万大军,但其实现在幽州的兵力并不少,公孙瓒现在大约有四万精兵,刘虞有两万五千兵,各边塞加各郡兵马大约也有十几万人,加起来都有近二十万了。
所以说公孙瓒为什么总是要劫掠平民呢?因为没粮草啊,刘虞当初把公孙瓒的人马压到一万人左右,粮草也就给一万人的,至于多出来的兵马怎么办?又不是我要你组建的,自己想办法去,要不是这次公孙瓒在渤海肥了一波,还不知道他要咋样呢!这也是他急吼吼的配合袁绍出兵渤海想在冀州分一杯羹的原因,谁知道他被袁绍阴了一把。
现在刘和又要组两万兵,还要让其吃饱,按照刘和的意思还是三餐都要吃饱,对幽州来说其实还是有点压力的,不过刘和知道按历史公孙瓒和袁绍要打起来了,公孙瓒反正不能为他所用,只能找机会灭了,粮草省出来自己用,关键这个机会刘和就知道一个,只是有点拿他老爹性命做赌注了,不过没关系,按历史他便宜老爹是被皇上特使杀的。
说到这刘和感觉自己又发现了不得了的内幕啊,历史记载刘虞爱民如子,不忍公孙瓒劫掠百姓才发兵攻打的公孙瓒,但刘虞怎么可能不知道公孙瓒是因为缺粮草呢?他又不给公孙瓒粮草,公孙瓒只能去抢了,细思极恐啊,果然能当大佬的就没一个简单的,只不过刘虞好像是入戏太深,结果阴沟里翻了船了。
刘和摇了摇头,放下这些心思暂不去管他,不过看着刘虞处理政事也颇为头疼,什么哪里又来灾民了,如何安排了,哪里有黑山贼出现了,乌桓哪一部又上书请求刘虞做主喽,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琐事,关键不处理还不行。刘和为刘虞默哀了几秒,心道幸好自己不用处理这些,交给荀彧多好。
不过最近怎么没听说公孙瓒的消息了,刘和跑去一问才知道公孙瓒带兵去青州镇压黄巾去了,难怪最近幽州这里消停了,原来是食髓知味,又去压榨黄巾去了,果然黄巾是没面子的。就是希望太史慈的老母亲半路别出岔子就好。
刘和不得不感慨一将难求啊,现在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太史慈头上了,不是刘和不想找其他武将,但去哪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