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斥候铜鼓 第二十四章 岔道鬼雕 巨舸谜团(2 / 2)

天珠鬼迹 诚不施 2586 字 2020-03-28

卓步飞点着头,发现地上有三颗夜明珠出现了破损,大伙顿时如醍醐灌顶,也明白了过来,卓步飞道,“是刚才旖旎那一枪,还有程兄弟那全力那一下子,才打碎了夜明珠,只是这么大的夜明珠,真是第一次看到。”

罗汉和我相继捡起地上的夜明珠,随手递了一颗给卓步飞和白头翁,卓步飞仔细看着夜明珠,又失神起来,甚至忘记了老猴子。罗汉却痛心疾首地抚摸着手中受到损伤的夜明珠,一脸的心痛。

旖旎慢慢看向那倒在地上的尸体,只见那人没有异动,大胆伸出手探了下鼻息,这人已经没有了呼吸。一道光芒闪耀,眼睛一痛,旖旎看到了这人的脖子上,一枚金光闪闪的金针不断在颤抖着,不由好奇起来,伸手拔下了金针。一道血箭滋出,幸亏旖旎反应极快,惊险的避开了血箭。

有了夜明珠,我们不需要油灯,反而比油灯更安全起来。我目睹了刚才那的事情,心中忐忑不安起来。

旖旎把手中的金针递给了卓步飞,卓步飞看了看,又传给了白头翁。

“看来是这枚金针的原因,让这人失去了理智。”白头翁若有所思道,“只是不知道他们遇到了什么?”

卓步飞抚摸着手中的夜明珠道,“看来他们找到了好东西,却不小心碰到了不该碰的东西。”

罗汉一听,欣喜道,“那我们快走,也好分一杯羹,免得让那些家伙抢走了所有的好东西。”

“哼,你忘了高良军的为人了吗?”卓步飞提醒道,“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尽量不要和他们发生冲突,只是我奇怪,他们究竟是从什么地方进到这里的,至少可以证明,这里是相通的。”

罗汉提醒道,“老卓,你别忘了,当年藤原三和这高良军可是从那神秘的墓葬中出来的。”

卓步飞不住点头道,“我们走吧,到了这里,就算是有地图,也没有什么用。”

旖旎插话道,“爹,我很担忧猴叔,我们去找他,好不好。”

卓步飞安慰地伸出手,抚摸了下她的头颅,微笑着点了点头。

罗汉望了望岔道,犹豫道,“现在我们走那边?过了这石雕的地方,又通向哪里?如果走这一边,或许会碰到老相识。”

“我觉得我们还是走这边好了,我感觉到老猴子肯定会走这边。”白头翁指着石雕背后显现的通道。

卓步飞和罗汉对望了一眼,点了点头道,“听你的。”

穿过石雕腹下时,我头顶发麻,呼吸粗重,被一股无形的压力侵袭而来,心又悬了起来。手中的夜明珠发出妖冶的光芒,照射在石雕黑黝黝的眼睛中,泛着黝黑的光芒,竟然随着我们的走位而滚动起来,银色的泪珠从眼眶中滴下,落在地面溅起银色水花,最终侵入地面内,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几乎不愿多看一眼,慌忙向着其他人追去,可是耳边不断传来那诡异的呜呜呜声,惶恐中不免回望了一眼,却愕然发现,那倒在地面上的尸体,竟

然不知了去向。

“程大哥,你怎么了?”旖旎关心地问道,“你额头好多汗。”

“哦,是吗?”我慌乱的随手抹去额头上的汗珠,本想向她说明看到了什么,可是他憔悴的面容,落入眼中,就有些不忍心起来。是手中拿着镰刀,用力捏的更加紧,振奋精神道,“快走吧,待会大家担心了。”

走了片刻,转过弯,眼前空旷起来,而卓步飞失神地眺望着前方。

银光闪闪,这完全是一个银色的海洋,海水古井无波,静静地,仿佛镜面。

一艘舸船出现在海面上,静静地恒古不动,仿佛经历了万年一般。

我睁大了眼睛,完全不相信所看到的一切。这里就算别有天地,但这硕大的湖海,从来没有敢想过,而且还是银色的海洋。

咕咚

一颗滚圆的银珠从天而降,滴落在银色的海水中溅起巨大的浪花,向着远方蔓延而去,可是在碰触到巨大舸船时,却诡异的消失不见。银色海中,波涛汹涌,可是大船丝毫没有摇晃。

银色的水珠渐在了身上,一股难闻的味道冲进了鼻息,我惊恐的喊道,“这是水银,大家小心。”

我曾经在军队见过水银,所以十分的熟悉。看着这恐怖的水银海洋,还是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我的天哪?这在古代,可是只有帝王才能用水银,就算放在现在,这里的水银要是拿出去,也是价值不菲,这回真的发财了。”罗汉兴奋的叫嚷道,“我们不如开贩卖水银好了。”但转念又想到,这距离不知几何,等拿出这些水银,更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气力,顿时笑容僵了下来,凝望向海面上。

古怪的水银味道涌入鼻息,忙紧了紧鼻子上的布条,掩盖住气味涌入鼻子中,水银是剧毒,但说了,恐怕也不信,这巨大的水银海洋,竟然没有那么刺鼻,或许就是被水稀释了的水银,可是我曾经试过,水银在水中是不会被稀释的,但是眼前的一切,真的无法解释,反而越想越觉得心惊。

白头翁打量着四周道,“这是天然水银,价值更加不菲,只是这里为什么会这么多天然水银呢?”

就在此刻,那巨大的银色水珠又从空中滴落,捡起水银浪花。我急忙沿着水银滴落的方向望去,愕然发现在深不可见的顶部,一只恐怖的鬼脸出现在眼前,一颗巨大银色水珠,如同垂涎一般,从鬼脸的嘴角滴落而下。周围密密麻麻的石钟乳出现,粗略看去,如无数的针,封住了鬼脸一般。

“爹,船上有人?”旖旎惊恐的叫了气来。

罗汉颤声道,“这不可能?”可是凝望地眼睛逐渐僵直了。

目光渐渐看清楚,在银色的海洋中,那艘舸船摇曳中,淡淡的灯光遥遥照射而出。

“不可能,水银剧毒,即便是防护措施再好,也不见得能有人在此常住。”卓步飞望着巨船,震惊道,“这比洋人的游了三倍不止,究竟是什么人有如此鬼斧神工。”

“真有人?”我看到了人影晃动,在船上昏暗的灯光下,如一道人影在晃动一般,摇曳了几下,便失去了踪影,我以为是自己眼睛花了,使劲揉了揉,确定无误,那就是一道身影。

“巧夺天工呀。”白头翁无暇他顾,盯着巨大舸船赞叹道,“也不知道先祖所说的宝……?”

“郑和宝船。”

卓步飞和白头翁异口同声喊起来,显然十分兴奋。

“先祖传闻记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总共有六十二艘之多,随郑和七下西洋,运宝无数,被人称为‘宝船’。”卓步飞兴奋的道,“是了,此刻看来定是宝船,从明朝后,就没有人能造出这样的宝船了,历代的帝王想修复宝船的样子,可是已经失去了宝船的建造图纸,许多能工巧匠废寝忘食,也没有能造出宝船来,甚至有人说,这郑和宝船根本就不是人间的东西,是上天之物。”

“此刻看来,这传言也不能说不是真的。”白头翁如有所思道,“你看,这船出现在这地下,如果真是郑和宝船的话,又怎么可能出现在地下呢,而且出现在这滇国祭祀圣地之下呢?”

罗汉灵光乍现,忙道,“不是说当年道衍来过此地,取走了铜鼓,这宝船会不会也是道衍从此处发现后,然后根据这艘船建造而成呢?”

“你的意思是,这宝船原本便是滇国之物,只是被道衍无意发现后,然后经过学习,大量生产,然后被郑和所用,成了下西洋出访诸国的船只?”卓步飞越说越心惊。

白头翁凝视着巨船道,“郑和便出生在此地,会不会当年是郑和带着道衍来到了此地?”

卓步飞一颤,惊道,“极有可能,道衍大师学究天人,他是郑和的师父,只是他究竟怎么来此地的,我们实在猜测不出。”

我望着伟岸的巨大舸船,向几人道,“即便如你们所说,这船距离岸边如此之远,道衍又怎么上去的呢?还有,我们刚才看到的身影究竟是不是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