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信2_第一封信:很多人,都是一夜长大的。_青春哭了(1 / 2)

青春哭了

小城很老了,在九十年代中期,它安静得就像要睡着了一样。而我的青春期就在这样的节奏里开场,懵懂又迟钝。

初中女生的友谊是很奇妙的,人际圈基本取决于你所处的“地理位置”。所以,前桌的芝芝、后桌的江谨和我就形成了一个铁三角的关系。我们的日常行程通常包括一起去厕所、一起去做课间操、一起去买饭,以及在每个课间一起蹲在墙根下闲扯。

芝芝身形瘦小,讲话语调温软,但行事颇有女汉子的风范——泼辣又直爽。江谨和她正好相反,一脸硬妹的长相,但其实最胆小,看见一条虫子都能尖叫出极高的分贝。

三个人当中,她们说我的性格算是最中庸的。我当时还不太了解中庸这个词,后来想想我不过是比她们晚熟半拍,总反应迟钝,一副睡不醒的样子。

她们俩开始讨论学校哪个男生好看的时候,我还沉迷于昨晚的动漫中,期待着大结局;她们俩开始研究杂志的封面模特用的什么化妆品时,我坚定地告诉她们凤仙花就可以染指甲。

那年,大话西游》突然之间就火了起来。电影院就在我们学校的斜对面,稍稍转头就能看见硕大的海报,我总觉得周星驰那张似人似猴的脸看起来太怪异。

班里有人逃课去看电影,回来都说很感人。芝芝因此也开始坐不住了,她淘了三张票,非要扯着我和江谨去见识一下畅销大片。在我所处的那个年代,世界还闭塞得单纯可爱,以往去电影院都是学校组织的,比如看看焦裕禄》凤凰琴》之类的,红心又热血。

那是我第一次逃课,前脚刚迈进电影院的大门,小心脏就“扑通扑通”地加速跳起来。找好座位后,芝芝塞给我一袋虾条,江谨给了我两张纸巾。我寻思着这两个姑娘真是体贴又细心,于是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虾条,一边懵懵懂懂地看电影。

直到散场,灯亮了,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身边这俩姑娘怎么看起来那么难过呢。

芝芝在用纸巾擤鼻涕,江谨在用纸巾擦眼角,我则用纸巾使劲擦了擦被虾条糊得油乎乎的手指。

鉴于她们难得这样情绪低落,我主动打破了沉默的局面。我安慰她们说:“虽然周星驰的扮相比六小龄童差多了,还有那些妖怪的化妆简直太烂了,但朱茵真的很好看啊。”

芝芝和江谨齐齐盯着我,有一瞬间,我觉得她们看我就像是在看妖怪。然后,她们俩突然捧腹大笑起来。我才懒得想她们为什么要笑呢,只是觉得好朋友在一起真是开心。

直到很多年以后,我遇到一个坎,过不去,没完没了地哭,江谨给我打电话说:“我多么怀念那个时候的你,又傻又天真,无知又无畏。”

后来的我终于知道,那份青春期里的迟钝,是多么宝贵又短暂的礼物。

我们铁三角的组合终

于在初二快过完的时候有了一点点改变,那是因为大慧的出现。

每年五月,学校外面那一排泡桐树都会开出硕大的淡紫色的花。

大慧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班时,头顶上就插有一朵喇叭状的泡桐花。当她在自我介绍之前向我们微微躬身的时候,那朵花突然间滑落下来,全班同学都开心地笑出了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她张嘴,露出一对龅牙。然后在我们并无恶意的笑声中,她突然又闭紧了嘴巴。

或许就在那一瞬间,让大慧还来不及打开的心门彻底地关闭了。而本该热烈一些的欢迎仪式也因为大慧的敏感而草草收场。

从邻市转学来的大慧被安排坐在江谨的旁边。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语来描述十六岁的大慧,因为她总是沉默着,面无表情。整整一个月,她就像一块坚硬的石头一样矗立在人群中,却又让你觉得她和这个群体没有丝毫关联。

第一次月考,大慧的成绩是全班最后一名。每次上课提问,只要老师点到她的名字,她就像木头一样站着,不说话。即便已是炎炎初夏,她仍日复一日地穿着黑色的长衫。

她就像一个小怪物,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江谨渐渐开始有所抱怨,说新同桌太无趣,两个人几乎没说过几句话,就连她主动搭讪,大慧都很少理会她。

某天上自习课,我身后突然传来江谨的一声尖叫。随后,大慧就像疯了似的把江谨桌上的书全都扔到了地上。的起因令人匪夷所思,只是因为江谨写字时胳膊越过了大慧画在桌子中间的分界线。

芝芝是最爱打抱不平的,更何况受欺负的是自家闺密,所以回身端起我桌上的水杯就泼向了大慧。

外班同学形容我们班那天的“盛况”,用了各种恢宏的词汇。

江谨和老班提出了换座位的申请,但最终没被批准,倒是训导主任亲自过来安抚了江谨一番,还鲜有和颜悦色地安慰她要和新同学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