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过年之外
几近过年。
不少的公司、单位、企业都准备打烊了,大家该回家的回家,该返乡的返乡了,市面上还在营业的就不多了。
“小姐,您好”,服务员走到褚秋怡旁边,“今天下午我们会提前打烊,晚上就不营业了,要年后才能开门。”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咖啡店里,褚秋怡一个人坐在店里,“我再坐坐就走。”
说完,她转着笔,在思考着什么。
“铃”,咖啡店的门开了。
陆逸松也进来了,他看见秋怡,愣了一下,就过去问到,“褚小姐,你也在这里?”
秋怡抬头一看,在脑海里思索了半天,才想起来,“哦,是陆作家啊”
“客气了,我可以坐下来吗?”,逸松,嗯,温文尔雅。
秋怡不置可否的做了一个手势。
“一杯卡布奇诺”,逸松对服务员说到,便有些好奇看着秋怡,“怎么还没有回去过年?”
“晚上走,总部的车不够用,要分几次带人。我让同事们先回去了,毕竟他们有的更远,还要转车。”
“真是位好经理啊”,逸松感叹。
“你不会也要等车吧?!”,秋怡打量了他一下。
“我出生在这里”,逸松无奈的看着窗外越来越少的人流,“工作室放假了,物业都停了,没有地方写作,开着的店铺也不多,比较有名和安静的,就这家还在营业,我只好来这里舒缓一下了。”
“哦”,秋怡突然想到了什么,玩味儿的问道,“顺便等等心爱的女人?”
逸松听得出秋怡指的是什么,“你都知道?!”
“程汐岚?”,秋怡点了一下,看了一下窗外就把目光扫了回来,“她不也是当地人吗?”
“咳、咳”,逸松感觉自己好像是透明的,“怎么了,有什么建议?”
“没有!”
一句“没有”,褚秋怡便不再说话,也没有表情。
陆逸松感觉有点尴尬,堵的够呛。
“好吧”,逸松明白自己上次的拜访,加上和周为乔联系的事,秋怡已经对自己有印象了,“以为你问我,是。”
“随口问的”,秋怡喝了一口咖啡,“我对你不了解,对你们的事儿也没兴趣要了解,所以没有建议。”
“不过,还是谢谢你上次让我和周为乔联系上了。”
“那是为乔自己愿意,和我没有关系”,秋怡淡淡的,“如果他不同意,那我这一条路你是走不通的。”
“到底是公司的负责人,雷厉风行”,逸松从来没有感受到一个女性也能如此针锋相对,“对离了职的员工还是如此照应!”
“只要是同事或者认可的朋友,不论现在是不是还共事,都应该相互帮助的,不过”,秋怡停了一下,看着逸松说,“不管你对程汐岚是什么感情,但若对周为乔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可以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负责人作派。”
陆逸松有点哑然了,他听了这话,搞不请秋怡的立场,有点嘲讽的,“周为乔谈个恋爱,还有不少人保护嘛”
秋怡摇了摇头,看了逸松一下,觉得他的认知,是不是有些肤浅。不过,她没有解释,因为她不是一个爱将感情说三道四的人。
“那你这是在干什么?”,逸松见这个话题对方不愿意多谈,就看了看秋怡的手边,“还在写什么?报告么?”
“不是,报告已经交了”,说到了别的,秋怡的态度缓和了不少,“新集团要求每个负责人写对集团的新年祝福,自己在工作上的新年愿望,给员工的新年寄语,总之,一堆。”
“方便看看吗?”
“不能全部抄网上的”,秋怡递了过去,“要结合工作,岗位,人员性格之类的”
“你这写的都是什么啊,这么生硬,和报告差不多”,逸松翻了翻,一目十行,“只有内容还能看看,形式完全不行!”
“完全不行?!”,秋怡第一次被否定成这样,有些不服。
“这种东西,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当然,逸松是作家,是专家,“如果能把每个人的名字,或者特征放进去,让人一听就知道是谁,就是画龙点睛了。”
“像唐诗宋词?”,秋怡觉得有点头大。
“没有那么夸张的”,逸松已经手痒,不自觉的拿起笔,改了起来,“最多参考小对子啊,打油诗啊,春联啊就可以了。”
秋怡知道对面是作家,就不好吱声,等着,也不知道会改成什么样子。
“嗯,到了?”,秋怡的手机响了,是总部接送的车,她看看逸松还在改,就对着电话小声的说,“你稍等一下,我有点儿事,结束给你消息。”
过了好一会儿,逸松把本子还给她,“有的词可能是专业或者岗位工作吧,我看不懂,其他的我改了一下,你看看?”
秋怡接过本子,眼前一亮,原本公式化的表述,显得轻松而赋有诗意,从上到下,用词丰富,没有重复的。
“谢谢你赐教”,细细看过一遍后,秋怡有些佩服的说,“在文字方面,作家的水平不是盖的!”
“哈哈,手痒罢了”,逸松摸了一下脑门,“雕虫小技”
“子沫,什么时候走?”,赵一祥有些恋恋不舍。
“今天下午就走,和哥一起”,李子沫帮一祥收拾着资料,打扫着办公室,“节后就回来。”
“嗯,放假确实时间也不长”,一祥有些吞吞吐吐的,“子沫,能不能早来两天?”
“应该可以的吧,我肯定会想念一祥哥的”,子沫本身倒没有什么反对,“我们保持联系啊”
“子沫,我的意思是”,一祥眼神有点飘忽,“能不能过年期间,或者过完年,去我家坐坐”
子沫停下了手中正在码着的书本资料,愣在那里,她知道一祥的话是什么意思。
“子沫,我爸妈知道我谈恋爱的”,一祥声音越说越小,“他们知道你,看过你的照片,听我说过你的事,想见见你”
“一祥哥,你让我想想,好么?”,子沫犹豫了一下,“我也要回家和我妈说一下,她一个人在家不容易,我要和她商量的”
“嗯嗯”,一祥急忙点头,“不急不急,还有好多天呢,我等着。”
明显的,子沫有了心事,有一些心不在焉的,就草草的收拾着。
过年的小城市更有气氛,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的,孩子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新衣服,跑来跑去的串门,路上的行人反而多了起来,因为外出打工的人,都返乡探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