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不会”,东华赶紧表态,“就算是卖,大的加小的,也不止这个价啊!”
“去你的!你怎么说话的?!”
“好好好,我下班就过来”,东华扶着欣欣,“陪你出去散步,好吗?”
“这还差不多”,欣欣算是满意了,“以后看你表现,表现不好,我就把你的房子车子全都拆了!让你这么多年工作都白干了!”
“一定一定”,东华含着胸,弯着腰。
……
“最近怎么这么忙”,在工作室里,陆逸松的额头已经密密的有汗水了,脚步快速的移动着,手上翻着日程安排。
“下午还有一个网络的见面会”,助理紧跟着,一边汇报,一边看着逸松的表情,“这是第一次,不用上镜,就是在线回答问题,先看看效果。”
“还有吗?”
“明天上午,网站改版应该要出来了,我们暂时放了一些您的工作照和小随笔,老师您要审核下”,助理滔滔不绝,“明天下午,有一个研讨会。”
“研讨会?!”,逸松一点印象也没有,“没听说最近有这个召集啊?”
“不是作家协会的”,助理看了一下逸松,“是大学的社团活动”
“大学的社团活动?!”,逸松停了下来,充满了疑惑,“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根据褚总那里的调研,我们的受众群体,其中一个维度是有一半是18-30岁的读者,这个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助理只能说的详细,“当然,另外一个维度是外地来n市的白领小资,他们有一定的思乡情结,这一部分又和来这里上学学生或任教的年青老师有重合,当然也是潜在读者,所以”
“好吧,难得去一次,也可以”,逸松撇了撇嘴,“那这样忙,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陆老师”,说到这个,助理忍不住的兴奋,“我们的业绩早就上来了,而且社会影响力也伸展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群体。”
“真的?”,逸松有些怀疑。
“这两天活动结束后,周末我把报表更新一下送您”,助理肯定的,“现在方案中方法还没有都用上,就已经改观的十分明显了。”
“每天的日程都安排成这样,那我什么时间思考和写作啊?!”,虽然抱怨着,但听上去,就知道,逸松的心情不错。
“陆老师,褚总的意思,你学校一定要去的,还要多去,特别把我市有文学专业的学校都要跑一趟,就是培养几个学生的”
“噢”,逸松点点头,“这样就应该会好多了。”
当逸松抽空看到助理送来的报表时,心情肯定还是不错的。虽然不能全部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是半猜测着,加上助理在一边解释着相关的意思,他也知道是这是比较好的结果。
他不住的摸着自己嘴唇和下巴,当然,有时,也会陷入一些思考。
良久,他又看了一下这一摞子报表的侧面,来了一句,“这次的报表怎么这么厚,好多指标都是原先没有听说过的?”
“嗯,都是后加的,现在看来与我们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息息相关。”
“这我知道”,逸松站了起来,走向办公室的窗子前,他看了看外面,却又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陆老师,您这是……?”,明明刚才还是“阳光普照”的,这会儿变的也太快了一些,助理自然觉得有些诧异。
“你有没有觉得……”,逸松没有回头,就是看着外面,“太企业化,太商业化了?”
“可是我们……”,助理也有些结舌。
……
“可是你们就是这样!”,褚秋怡,公司的会议室,陆逸松带着助理去拜访,在提出了疑问后,秋怡直接回答到。
“褚总,您的意思是我们不行?!”,助理不服气。
逸松却没有说话,沉得住气,却懒得搭理。
“请不要误会,褚总不是说陆先生的写作水平低,也不是说你们管理水平不行”,小刘出来解释,“而是目前以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文学写作方式,已经不适合市场的需要了。”
“什么意思?”,助理挑了挑眉毛。
“不同的商业规模和运营模式对应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发展阶段,工作室在几年前当然是最好的方式,船小好调头,费用成本也低;但是现在已经是当红作家了,受到的关注也大,陆先生的写作涉及面又广,包括散文、诗歌,还有一些小说,再靠原来的管理办法,已经不合适了。”
陆逸松没有说话。
“但是没有一个作家可以保证在职业生涯里,每一两年都出新书的”,助理觉得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毕竟不是娱乐明星,平时要参加那么多的社会活动。”
秋怡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逸松忍不住了。
“学校去过了吗?”,秋怡反问。
“去过了,学生的素质也还可以”,逸松回答,“这个确实挺有用的,不然我也没有时间坐在这里和你讨论这些。”
“哦”,秋怡点点头,看来对他认真的执行了自己的方案,还是比较满意的,“那你有时间有精力了。”
“没了?”,逸松有些不太高兴,虽然他知道自己在经营管理上并不擅长,但是长期以来在写作上的成功,让他有一种权威感,不愿意落下风,当然,谁就更不会愿意被牵着鼻子走了。
“你的散文刚交出去,这段时间做好互动和售后”,秋怡想了想,“工作室的网站记得将以前的一些文章免费更新。”
逸松看着秋怡。
“你不是喜欢写吗?”,秋怡喝了一口咖啡,“应该很快就会有效果了。”
……
※※※※※※※※※※※※※※※※※※※※
求点评,求关注,求收藏
话说,这举措,都是我自己瞎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