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节 烂泥潭(2 / 2)

青山深处 九月 3164 字 2021-02-11

“是我负责搜身。”轮到切尔中尉叹气。

“果然是你!”斗猪士”拍手大笑,“你搜他身,然后带他的追踪器,引来一大票翔一样的宪兵……有趣,真有趣。”

情报军官嘀咕道:“幸好天晴了。”

(二)

天气突然转晴,让令狐迟的心情陷入低谷。

他刚刚摆脱两个伏地魔的追杀,逃出山林。好消息是证实了敌人的外围存在,并迫使隐藏在山头某处的无线通信中继机暂时停止工作,坏消息是然并卵。

天晴了,空军的f-22制空战机、海军舰载航空兵的ea-18g电子战机、陆军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ac-130炮艇机和“隐形鹰”武装运输直升机、陆军游骑兵的“渡鸦”无人机会以叙利亚战场望尘莫及的速度如约而至。a军遇强更强,对垒世界第二强军,绝不可能纠结军费开支那点小事。

令狐迟这时想起那个叫肖杨的人。

计深虑远的“红色仓鼠”也好,佛挡杀佛的“红色冷月”、千里杀人不留名的“孤影狙杀英雄”也罢,即便号称地下最强的铁豹堂倾巢而出,在guojiajiqi炮火下统统是蝼蚁般存在,正如大哥所说:“机关算尽不如肖杨一纸手令。”

“没指望你管用,至少你给我拖住。”令狐迟在对讲机里是这么跟黄笑说的。

伏地魔没跟来,他敢用无线电了。几分钟前他还通过黄笑架设在看守所办公楼上的大功率电台中转,向台东特委联络员贾溪发送定位数据。贾溪会来,而且是亲自来,不出意外的话,毒蜂堂小股先锋和铁豹堂大队人马已经在路上。

看守所里真正的敌人不多,听黄笑讲“不明身份一人、统一服色五人”。

k上校老奸巨滑,眼下行踪成谜,能让他放心托付的“统一服色五人”岂是一群乌合之众对付得了的。

令狐迟判断,这次依然是“海豹”,甚至可能是“海豹六队”。

海军“海豹”的编外精华版“海豹六队”、陆军“绿色贝雷帽”的加强版“三角洲”均为tier1级(经费最高等级)特种部队,均作为a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第一行动梯队,置于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直接指挥下。

两者实力相当,只是定位不同。

“海豹六队”成军较晚,定位于全球反恐行动和小规模突袭,刺杀某登行动堪称传奇。“海豹六队”的很多行动,往往zhengzhi意义大于军事意义,白宫需要他们出镜,海军高层也乐意上镜,正所谓“水兵的嘴,大海的水”,因此民间拥趸甚众。

“三角洲”成军于冷战中期,侧重于大型军事对抗背景下非常规作战,又因时代发展兼有一定反恐任务。伊朗人质解救行动首战告败,“黑鹰坠落”代价惨重,使其在民间“败绩累累”,另一方面,冷战后某些军事行动的特殊性,决定其保密级别高于“海豹六队”,用中国同行、“红蜘蛛”前任指挥官胡安上校的话说:“胜之不扬名,败且任凭说……军人因战而生,为战而死,哪管了身后毁誉。”

两者编组模式也不同。

“海豹六队”常常需要孤军深入,因此要求成员“多面手”,实际作战编组人数或4、或42、或8、或12不等,灵活调配。其单位精干,讲究一击必杀,但自持能力不高,长时间、高强度作战须有体系联动支持。

“三角洲”成员专业划分细致,最小作战单元必定涵盖指挥、作战、情报、武器、通信、工程、医务六项专业,注重成建制作战能力,自有保障支援体系小而全,地面作战环境下生存应变能力更高,必要时可与优势步兵部队正面对抗。

注:文中“海豹六队”“三角洲”均为民间俗称,官方名称多有变化,为便于阅读不再赘述。

k上校是陆军上校,步兵出身考入陆军游骑兵学校,在“绿色贝雷帽”服役多年,后进入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行动部门。按理说,应当对陆军特种作战部队有更深入的认识,不像民间军事爱好者那样对“败绩累累”的陆军“三角洲”存在偏见。

但从之前w字号部门提供、原三部七处补充勘定的资料看,k上校从来就是个异类。

作为行动部门指挥官之一,k上校依仗玛莲空军中将的信赖频频插手训练部门事务,将陆军特种部队的专业划分强加给“海豹六队”(虽然本身就具有实验性质),推行其所谓的“敌后52模式”。

出勤编组上,“5”即2名枪炮军士(类似于陆军的武器军士)、1名通信军士、1工程军士、1医务军士,“2”即上尉衔的指挥军官和中尉衔的情报军官(助理作战)。在此,k上校尤其强调5名军士的专业权重,筛选人员时比2名军官更严格,陆军特种部队作风浓厚。

作战部署上,k上校明确将枪炮军士资深者与通信军士另成一组,视情况或内线机动,或外围策应,另一方面又格外强调2名军官的作用,要求指挥军官“行动表率”,要求情报军官“始终处于最安全位置”“若接替指挥,应优先组织撤离”。在此,k上校就显得很“海豹”,绝口不提正面对抗优势步兵。

曾有一位准将公开批评他:“中国书看多了。”

k上校露出洁白的牙齿,憨笑不语,只在某个多喝三两二锅头的夜里登录化名注册的某博,“中庸不是合稀泥。”胡安上校化名点赞道:“大马湿气重,昆明欢迎你。”

看守所里“统一服色五人”,加上外面两个伏地魔,不正是“52”?这种明显有违“4或42的倍数”定律的特战编组,显然只有名为“特战开发”、习惯不按常理出牌的“海豹六队”才能适应。至于“不明身份一人”,应该是那位倒霉而幸运的追踪器携带者——他居然没被泥石流卷走。

“最后一次。”对讲机里忽然传来黄笑的声音。

(三)

黄笑很年轻,但参军八年了,还是个中尉。

因为不够聪明,不够努力吗?当然不。他至少有自知之明,知道考不上名校,所以从职高二年级起就跟着体育生跑步,体育生三圈,他五圈,直到凤山军校选考官一进校就看上他。虽然上的是专科班,读的是步兵,他始终拿司法考试的标准要求自己。军校毕业进宪兵训练中心时,他已经啃完了大多数律师该看的书。学历和智商限制了发展,没关系,军队比大学更需要埋头苦干的人。宪兵训练中心希望他留校,他毫不犹豫留校,在本科出身同僚们异样的目光下狠狠操练那些只想混日子的后辈。新北宪兵队指挥官要他多驻守半年,他毫无怨言担起指挥官小舅子的责任,白天应付吃太饱的校官们无理刁难,晚上与酒吧门外兵痞子斗智斗勇。指挥官退役前忘了承诺,没替他解决待遇,没事,“铁卫营”需要他这种身材棒、体力好、能做事的人,“夜鹰”突击队、“gj安全特勤中心”也先后抛来橄榄枝。不论驻守哪个单位,他都兢兢业业,心无旁骛,从不理会网红美食店老板兼老板娘的奚落和劝说。

美食店的营收极度依赖大陆客,他知道老妈的生意做不长。

当局果然走向极端。老妈心脏病发作死在电视机前第二天,他用最快速度贱卖门面、还清贷款,给老妈的骨灰盒找个不会被远程火箭炮照顾到的地方,连夜赶回军营。台北不出所料失守,a国人果然介入。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战前演练过无数次的“战略转进”会在一波精确打击下变成溃败,他打红了两支冲锋枪,也没能阻止四面八方的败兵冲散“统帅”卫队,“镇定自若”在高雄郊外找到“统帅”的“侍卫长”也记不得“转进”中有过一个神勇的宪兵中尉……

好在,当年的新北宪兵队指挥官在台东街头上认出了他。

老长官重征入役,在高雄兵变后重组的宪兵总局任副局长,分管社会调查和反情报。老长官面无愧色,再度委他重任,于是,他来到令狐迟身边,第一次拥有与将军们直接交谈的资格。

他可以使用任何一部电台,要求任何一个话务员转接侍卫长室任何一个单位和个人,包括“侍卫长”花定远海军上将本人。

可是那又如何?大厦将倾,连全球最强海陆空天混成集团最高指挥官莱布其海军上将都只能说“尽力”。

“想要投名状吗?”黄笑现在问原区队后勤助理万文少尉。

万文少尉不是区队里第一个被令狐迟及其组织收买的人,因为此刻在外面跟令狐迟肩并肩、背靠背的人是钱正民上士。

此外,万文是瘾君子,不符合令狐迟背后那个组织的要求。

黄笑曾经的任务是监视令狐迟,不是调查令狐迟背后那个组织,但宪兵总局对那个组织的了解都在黄笑的脑子里。那个组织要杀人犯、盗窃犯和除了弓虽犯以外的各种惯犯,不要傻子和瘾君子。

“里面有师父要的人,我不知道是谁,你也不知道。我们半路入伙,不算自己人啦。里面的人想必很重要吧?当中尉这么多年我明白一件事,长官没想到的,我们要替长官想到,办砸了我们得自己扛。嘿嘿,有比眼下最糟的情况吗?我那份给你,现在就转账。”

黄笑打开挎包,拿出的不是随时可以转账的平板,而是一小瓶东西——不久前巡视营区时在厕所马桶盖里找到的。

“哦!”刚才还在打呵欠的万文两眼一瞪,“有钱不赚王八蛋!”

又是三发连射,35自动榴弹发射器将一枚高爆弹、两枚烟雾弹射进监区三层。趁着混乱,第二条飞索从北面弹射而起,在空中俯身而下,一头扎进天台地板……

架在办公楼上的高音喇叭响起一个陌生而冰冷的声音:

“我是肖杨。cb师挺进队奉上峰令,清除监区所有敌军警宪特人员,阻挡者——杀无赦。”

山下通往看守所应急出口的小路上,令狐迟脚下一滑,摔进烂泥潭。